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来说,一国的语言文字乃一国"国性"之所系,是国家认同和团结的根本,舍此则国不成其为国。实际上,当时欧洲各国都将本国语言文字上升到国家"领土"的高度。但列强们一方面强化本国的语言文字并排除外来语言对本国的入侵(当时欧美各国都发生了"语言纯化运动")以强化本国的民族以同,一方面又极力向他国推行其语言文字,且只要有可能,就灭绝他国的语言文字,因为灭绝其语言文字,就等于灭绝其文化,而文化正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因此灭绝其语言文字就是灭绝其国性,瓦解其民族认同,使之在情感上和政治上认同列强的统治。  相似文献   
42.
留守儿童的数量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逐年增多,而留守儿童的一系列权益正在逐步丧失。从博弈论角度出发,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留守儿童权益的措施。从而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避免产生更深远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3.
一 1936年北大招生考试国文考卷文法改错题下有一小题:"方姚卒不之踣."若考生知道此句背后的掌故,知道它出自林琴南1917年2月发表的《论古文之不当废》,知道胡适曾拿它让林琴南名声扫地和刘半农在《复王敬轩书》中揪住它不放,那他就会按胡适的方式来批改它:此句不通,"踣"为自动词,前面不当有止词"之";可以说"方姚卒不踣",亦可以说"方姚卒不因之而踣",但不可说"方姚卒不之踣".此乃满分的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44.
人类学虽冠以“人类”之名,其研究对象却局限于原始或落后地区的人类及其活动。我们先来看一看中文辞书对“人类学”下的定义的微妙变化。1915年版《辞源》:“研究人体构造或心理或有理性动物之科学。”1980年版《辞海》则去掉“有理性动物”一句,谓“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倘若1980年版《辞海》“人类学”词条的撰写者认为“人类”  相似文献   
45.
据《德国金融时报》2007年4月11日报道:在德国,每一个新设立的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专业都要通过认证.虽然认证使新的学位变得更加透明,更易比较,但花费却过于昂贵.高校纷纷批评新的认证程序过于繁冗.  相似文献   
46.
大众文化以迅猛的态势占领学生文化的领地,成为学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积极、健康的学生文化建设受到严重冲击。大众文化的特点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契合,大众文化传播载体的多样性、先进性,以及青少年同辈群体交往的需要是其重要原因。建设学生文化,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及大众文化的研究,必须革新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手段,恰当采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注重同辈群体对学生文化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基于DEA的信息化制造技术投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程巍  宋加升 《科技与管理》2007,9(2):112-115
介绍了信息化制造技术的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化制造技术的投资评价体系。最后对如何利用数据包络法评价信息化制造技术投资方案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8.
不管我们自己是否意识到,我们在谈论任何一个问题时,都一定是在一个或隐或显的"阐释框架"中进行,其中之一便是清末民初以来建构起来并因获得体制性支持而处于压倒性地位的"传统叙事",它强调或者说赞誉的是"历史的断裂",而其理论基础则是"社会进化论"。"传统叙事"不仅是一套固定的话语,而且也是社会权力(种族的、阶级的、社会  相似文献   
49.
郭士腊(Karl Guzla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曾活动于中国东南沿海。他不仅是一个传教士+鸦片贩子+间谍+英军翻译+英国舰队领航+自由贸易主义者,还是一个"汉学家",当他带着从鸦  相似文献   
50.
吴芳吉死于1932年,三年后,其弟子周光午将其1913年回川途中经三峡时所撰《蜀道日记》连载于《国风》杂志第六卷第三四号合刊和第五六号合刊上,并附校阅记云:"此先生民国二年,由宜昌行乞入峡日记,适流落北京之翌年也。先生时年十七,笔端情感至富。其所记峡中形胜,及舟行之险,尤可供地理家之参证。先生少年思想,亦可于此窥之。时先生既归白沙,同里有朱茀皇者,方见宠于项城袁氏,声势煊赫,一时无比。乡里为之歌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