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6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于根元先生和龚千炎先生,在新疆大学中文系徐思益和朱有明两位先生的陪同下,来我院讲学.  相似文献   
32.
从语言角度对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进行研究,可说是国内这几年近代汉语研究的一个小热点,书中有七、八十条词语用例,可补正向以“源流并重”著称的《汉语大词典》所引的书证。  相似文献   
33.
《汉语大词典》注重词语溯源,但也有一部分书证较晚。笔者从《型世言》中摘录了数十条用例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相似文献   
34.
修辞格是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借助特定语境、对语言进行特殊运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言语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蕴含着丰富的智慧的表达方式.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刘勰就在《文心雕龙》中对一些常见的辞格进行了专篇论述,其后又出现了许多论述修辞格的著作.到了近代,对修辞格的研究成为修辞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修辞学著作更是无“格”不成书,一般的《现代汉语》教材也都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修辞格.辞格本身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化,新的辞格大量地被发现,如双饰、断取、歧疑、新典;辞格内部得到了充实,“人拟植物”充实了“比拟”,“统括”小类充实了“节缩”格这一大类;修辞格之间以及内部的体系得到了较系统的梳理.总之,修辞格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勃勃生机,有力地促进了修辞学的整体研究.修辞学研究的繁荣景象又给人一种美好的希望,有的研究者就认为:汉语修辞学21世纪将成为“显学”,这对修辞学研究者来说真  相似文献   
35.
对《辞源》修订本中存在的释义失误、引文字句有误、标点不妥等问题作了一些订正。  相似文献   
36.
明代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作者陆人龙,全书四十回,刊行于明代崇祯初年,大体与凌蒙初的《两拍》同时,全称为《峰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但此书三百多年来鲜为人知,因明末即在国内湮灭,只有部分故事收在《幻影》、《三刻拍案惊奇》《别本二刻拍案惊奇》中流传下来,大多数又被作了删节裁割.近年,法国籍学者陈庆浩教授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海外孤本,国内多家出版社旋即进行勘校,出了排印本.这本书的出现,不仅是中国小说研究史上的大事,也为我们研究近代汉语提供了很宝贵的语言材料.笔者在阅读中,随手记下一些材料,感觉是书不仅对词汇研究、辞书编篡有拾遗补阙之用,就是对语法研究也有一定裨益.本文采用的底本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出的标点本.  相似文献   
37.
本从《西游记》中杂了数十条用例来弥补《汉语大词典》一些书证较晚的不足,以促进汉语词汇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我国方言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据古籍记载,周朝有“輶轩之使”从事方言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先秦典籍中也保留下了许多方言材料,如《孟子》中就记录了一些方言词。当然最具有标志性的方言著作是西汉末扬雄的《方言》一书,此书奠定了汉语方言学的基础,标志着汉语方言学的建立,从此汉语方言研究就渐渐进入了自觉时代,绵绵不绝一直到现在。随着新中国组织的大规模的方言调查,搞清了全国方言的基本情况,也促进了汉语方言的研究,使得方言研究成为了汉语研究的一个重镇,有专发方言研究著述的《方言》杂志,近年来又出…  相似文献   
39.
明代长篇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一书中有不少具有特色的词语,本文讨论了其中的数条词语,以期对汉语词汇史研究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