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美国优秀教师标准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后,美国为提高教师质量付出很大努力,建立了一些全国范围内的教师考核机构如INTASC(Interstate New Teacher Assessment and Support Consor-tium)州际新教师评估援助联合会,NCATE(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全美师资培训鉴定委员会,NBPTS(National Board for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联邦教师职业标准评  相似文献   
12.
被遗忘的领域:身体与自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不仅是物理实体,而且处于社会和历史之中,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关系.现代以来,被视为他人或自然的工具的身体,逐渐成为自我控制和改造的对象.教育领域中,学生的身体处于被自我或他人压制、控制和忽略的地位.身体具有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美学层面和哲学层面,是自我价值感、力量感、美感、道德感的重要来源.对身体健康发展的束缚,必然以牺牲精神的发展为代价.学校教育必须寻求自我和身体的和谐发展,将身体的"物质-美学-哲学"三个层面结合起来,促进个人寻求合适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考既是高中教育的守门员,又充当了社会分层重要的过滤器。中考选拔制度在高中教育高度普及化的形势下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不仅制约了初中教育质量,而且影响了高中教育的发展格局,且中考制度设计自身面临三大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中考更多地扮演了社会排斥功能,是一种强制化的社会淘汰机制。废除中考选拔制度是经济转型、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融合的共同需要。废除中考选拔制度可逐步进行:先废除中考的重点高中入学选拔功能;再废除利用中考成绩进行普职分轨的排斥性分流,变依据学生考试分数分配教育机会的"按分入学"为学生按照个人兴趣需求自愿选择教育机会的"按需入学";同时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使之发挥诊断与检测义务教育质量功能。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务教育从收费政策到免费政策体现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对于基础教育意义重大,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前提.但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观念等制约,一定时间内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下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将会继续扩大.只有推进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从初期保障水平到中级和高级阶段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才可能真正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是保证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有同样的物质资源投入、均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保证社会各阶层有同样受教育的权利,尤其是弱势群体,如农村儿童、城市贫民子弟获得同样的发展机会.教育均衡发展意为减少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阶层差距的教育整体发展.2002年以来,教育均衡发展逐渐进入学术视野和公共政策领域.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基础教育的主要矛盾从满足人们受教育的需求变为满足人们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这带来了教育政策的变化——从注重“双基”到注重“优质教育资源”。基础教育在经过若干年规模扩大和经费短缺之后,终于迎来了注重提高质量和增加教育投入的历史机遇。然而,基础教育似乎正处于历史的岔路口,是“扩张优质教育资源”,还是以现有学校为基础在扎扎实实的工作中生成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张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带来一派繁荣发展的气象,但是不是表面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当学生所固有的家庭文化与教师、学校所持有和认可的主流文化相差越远时,教师教学所面对的障碍就越多,所要跨越的性别、种族、民族、阶层的限制就越多。"文化无视型"教学隐藏着不平等及对学生的偏见和低期望态度,"文化关涉式"教育则强调要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文化之间的鸿沟,并促进学生积极的文化身份建构。文化关涉式教师与文化无视型教师在教学观、文化观、知识观等实践教育哲学层面存在着一系列的差异。文化关涉式教师相信:教师的教学要与当地社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儿童在接纳和认同自己文化价值的学校中学习得最好;多元智能式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文化多元;教育提供更多的文化选择可能,帮助学生建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亟待学校变革,大学与中小学建立伙伴协作关系的"U-S"式学校变革是一种重要的变革路径,它对于中小学和大学的发展各具意义和价值。在实践中,"U-S"式学校变革要取得成功会遇到重重阻碍,但只要努力捕捉和创生"U-S"式学校变革取得成功的条件,即根据不同变革阶段及时调整变革策略、发挥"变革金三角"的关键作用、以学生的真实成长评价变革、创生变革过程中的意义与情感支持、实现"U-S"双方的文化融合,"U-S"式学校变革仍然可以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化进程要求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向更体现公共服务性、专业自主性的教师专业伦理发展.运用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以教师意愿为主体,辅之以学生的视角,尝试建构教师专业化时代所需要的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对职业所具有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已经达成较强共识,对教师职业所具有的服务性、自主性已经达成初步共识;教师对处理与学生、职业、同事关系时适用的行为规则均有不同程度的共识.建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在法律层面,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应与《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配套进行;在价值理想层面,应以教师专业伦理精神来重建师德原则;在规则层面,应对教师行为禁令进行充实完善.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国际上二语/外语教师心理研究持续增多,但国内相关研究前十年不断上升近十年却呈下降趋势。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文献为语料,运用Citespace5.0软件工具,采用计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结提炼出21世纪以来国际上二语/外语教师心理研究的主题和最新前沿热点。研究发现,国际上的主题演进经历了基础期、发展期、爆发期、稳定期、繁荣期五个阶段,教师能动性、积极心理、教师免疫是这一领域最新的前沿热点话题。国内应该更加重视外语教师心理研究,在思路上从教育变革和教育政策给教师带来压力的角度分析教师心理的变化和干预措施,在研究范式上逐步向后现代主义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