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幼儿喜欢不停地活动。这种活动的主要动机虽然是为了获得愉快,但是若在活动稍有成就时,能立即得到成人的赞赏和鼓励,那么就会“强化”这种获得成就的情绪体验,激发孩子继续尝试的兴趣,以求得更大的“成就”。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在三岁前,每当智力活动方面有所成就时,如能适时地得到父母的鼓励,不仅能激起孩子当时的探索热情,而且入学之后,他的学习动机、兴趣、毅力和自制力都将比在三岁之前未获得过鼓励的孩子为好。因此,作父母的决不能  相似文献   
12.
一个分数的分子缩小几倍等于这个分数的分母()几倍。 [说明] 多次看到四年级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之后,把这样的测验题给学生做,并且教师所给的答案是:“分母也同时缩小几倍”。这个答案无疑是错的。错误原因是因为它混淆了“一个式子变形后值不变”与“两式相等”这样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某中心学校新校长走马上任,恰值期中教学工作小结,他放了一把“火”;把每个教师的教科书都收上来逐一翻检,又把凡在教过的课文中圈划符号、写上批注的教本挑出来展览,张榜号召大家向这些教师学习。因为长期来只检查教案,未闻有检查教本之事,并且要大家学习的竟又是这种“糊糟糟”的教本,因而有人说他放了一把“怪火”。我以为这把怪“怪火”放得好,好就好在它烧到了只重教案不重实际效果,只重摘抄参考资料不重钻研教材的不良风气上了。能烧起这一把“怪火”,足见这位校长是一位教学里手。本来么,教师上课也如打仗预先制定“作战方案”,是天经地义的事;学校领导翻翻教师的备课笔记,看看教案设计,也是做好工作的份内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上把幼儿三四岁这段时间叫作“第一反抗期”,因为三四岁的幼儿往往特别执拗、任性,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危险,不愿听父母的话,只是一味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稍不如意,就用哭闹来反抗。许多年轻的父母常为此伤透脑筋。“第一反抗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两三岁之后孩子已经能够自由活动,并学会运用物体的许多典型动作。他们的独立活动的意愿也明显地增长起来,开始更多地尝试自己已经取得经验的作用,因此不论干什么,都想自己来。但是由于他们对自身行动的调节、控制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毕竟有限,因此往往力不从心,干不  相似文献   
15.
小语教学大纲把“连句成段,连段成篇”列为三年级基础训练的重点。教材的安排是,第五册着重抓好“连句成段”的训练,在此基础上,第六册再进行“连段成篇”的训练。“连句成段”的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认识一段话的结构形式:一、总分式。其特点是用一句话在前总领或在后概括全段内容。其中,先总述后分述的,如《大雪山》第三自然段:“战士们把能穿的全部穿上了。有毯子的就……裹在身上,有油布的就……披在头上。有的战士找  相似文献   
16.
“什么”一般用作代词。作疑问代词的如:“总理又问:‘现在在家里干什么?’……”(《一张珍贵的照片》)用作指示代词的如:“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草原》)但除此之外,它还有两种特殊的用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其例。一是表示特定的语气和强烈的情感。如:(1)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认为,语言可以对他人的心理产生暗示作用,激发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若能设计优美精采的语段,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生动、形象的语言感知气氛之中,那么,由于小学生极强的受暗示性,能够通过“无意识”的途径,直觉地从教师的描述性语言中感知丰富多采的语言美。学生在感受、玩味美的语言的  相似文献   
18.
独立阅读课文往往和同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有联系。从教材编排来看,五年制小语第九册最后一组课文,这组课文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怎样表达思想感情”。32课《一幅壮锦》运用对比手法,间接地表露了思想感情。以妲布和勒若为一方,代表勤劳和勇敢;以勒墨和勒堆厄为另一方,代表懒惰和怯懦。他们在对待理想、对待生活、对待困难等方面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了解课文大意,分清段落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填写下表,引导学生从分析人物入手,来了解这个民间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9.
这篇板书是引用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来组织的,板书的每一句话含而不露,又藏锋可见。如“今天不干了”,“就这么办”,既对段落内容作了高度提炼,又不直接点破,远比“怠工”、“定计”之类形象得多。板书风趣幽默感十分强烈。如“打的就是你”,一个“你”字,义含双关,表面指的是贼,实质上指的就是周扒皮,不但生动地体现了长工们将计就计的机智和聪明,又渗透了周扒皮的倒霉丧气,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教学中,下述情况时有所见:在造句练习中,学生经常造这样的句子:“骄傲——我不要骄傲”;“钦佩——我很钦佩他”。此类句子在语法上虽不能算错,但从修辞角度看,由于缺乏具体的语言环境的依托,句子中根本没有反映出这些词的确切含义与具体用法,因此“句不达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