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2937篇
科学研究   400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210篇
综合类   109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43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12篇
  1956年   8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关于母语思维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学界已有不少论述,但大多注重研究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消极负面影响,对其积极正面影响则探讨不多。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认识研究的方法是机械的、片面的,而非辩证的、科学的。母语思维与二语习得具有三重关联性,即外在关联性、本质关联性和过程关联性,因此母语思维在儿童二语习得过程中,除了其消极影响外,它还有助于儿童理解、消化和吸收第二语言信息,进而帮助儿童更好地完成第二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12.
我的心中时常会想起这样一句话: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做人和处事的道理!这是我的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语文书上写下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心就被深深地触动了,这不是我一直想要实现的理想吗?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希望学生在学完一篇文章后,不仅能够学得文化知识,更能在情感上得到深深的触动,懂得人生的道理。与学生共同学习《半张纸》,使我进一步感受到了这一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半张纸》是一篇小说,小小的半张纸,极普通、就要被丢弃的小纸头,奇迹般地打开了主人公的记忆闸门,引出了主人公对过往两年间全部悲欢离合的回  相似文献   
113.
爱的门票     
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人们都很兴奋,争先恐后去购票观看马戏表演。一个孩子听说后跑回家,央求父亲带他去看。他的七个兄弟姐妹也跑过来,围在父亲的身边哀告请求。  相似文献   
114.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艺术教育中至关重要。这是艺术教学规律实践性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因此,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追求。  相似文献   
115.
海盗白皮书     
如果有个人把你掳走,喂你吃毛毛虫和大大小小的老鼠,你管这种人叫什么?  相似文献   
116.
海盗遗书     
不出意外的话,被抓住的海盗都会被绞死。在18世纪,这是一种极其恐怖而缓慢的死法。  相似文献   
117.
儒、释、道茶礼俗文化是武夷山茶文化的核心内容。儒家以茶修德,提倡中庸、和谐,目的是要修身、齐家、治国,茶礼俗也融合了儒家思想的精华。禅宗重视"坐禅修行",佛家茶礼以茶修性,清静寂灭,通过"明心见性",达到佛的觉悟。道家茶礼以茶修心,追求宁静淡泊,通过静观自然美景来陶醉自我,升仙成道。通过列举和阐述三教茶礼俗文化表现,反映了武夷山儒、释、道三教同处一山,武夷山茶与儒、释、道有不解之缘,茶中蕴和,茶中寓静,和、静是三教所追求的境界,同样三教思想也丰富了武夷山茶礼俗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8.
以乔伊斯的《一片浮云》和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为例,分析了“精神顿悟”和“重要瞬间”写作技巧上的相似处和不同点。指出两者皆由外界事物引发,反映人物的心理瞬间,促成人物的顿悟和意识的流动。其不同点在于“精神顿悟”是故事循序渐进过程的必然产物,重在揭示社会背景,而“重要瞬间”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无关,重在抒发个人的人生瞬间感悟。  相似文献   
119.
在宋人视野中,圣政是皇帝汲取治世经验的源泉,是帮助皇帝解决本朝治道困境的一副良药。皇帝阅览学习圣政,可以起到法祖宗、宏治道、正得失、裨治体的作用。宋人的这种认识,促使宋真宗之后历代不断续修圣政。据史可知的圣政共有16部,且其中若干部或以节钞本而冠以其他书名,或以合刊本的形式在社会上传播。宋廷重视和大规模开展圣政的编纂,为经筵活动中讲读圣政提供了教材,从而使圣政在经筵活动中广泛使用,成为宋代帝王之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筵讲读圣政成为宋代不容偏废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圣政的大规模编纂。  相似文献   
120.
赫德逊英 《良师》2011,(2):28-28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攀登一座低矮宽阔的平顶小山。当我拨开灌丛,又出现在空地时,我已经上了一片平坦高地,一片四望空旷。到处石楠与零星荆豆杂生的地方,其间也有几处稠密的冷杉桦木之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