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02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1.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而课堂也是学生求知的主要渠道.教师们希望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表现完美的同时也渴望能体现出自己的教学风采.一节课可以有形式的多样化、学生的层次化、教师的个性化……但是怎么也改变不了我们教学的宗旨:教会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2.
生活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生长点,离开了生活世界,教育将走向虚无。笔者认为让生活走进思品课课堂就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赋予更多的生活内涵,让学生从中发现生活真谛,感悟生活之美,憧憬积极健康的生活,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为此,结合自己的教学教研实践对建构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被陕甘宁边区百姓称作“马青天”的马锡五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在抗日战争时期,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法学教育的马锡五,却在中国法制史上创造标志性: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并成为中国唯一以人名命名的司法民主审判方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贝罗模式对新世纪教师角色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在关注如何使自己的教育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培养出适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下面以贝罗的传播模式来分析教育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发展变化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余光中先生于1974年春分之夜创作的《听听那冷雨》是其散文代表作之一,不仅被收入高等教育文科教科书,还被江苏教育出版社收入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必修二),作为学生必读的基本篇目之一。  相似文献   
16.
建立研究生导师评选上岗制度的探索颜新亚李华上海海运学院目前教育工作面临着两个重要转变,即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对在高等学校从事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同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从现...  相似文献   
17.
第十一册积累·运用六习作要求:“啊!我发现了……”你一定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吧。这次习作,就请你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让大家与你共享发现的快乐。所写的内容不限,可以写平时观察中的发现,可以写学习中的发现,也可以写实验制作中的发现,只要是你自己的发现就行。写的时候,要注  相似文献   
18.
●不毛之地不是说不长毛的地方,那不毛之地到底不长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足球的特点与价值、足球的艺术性、悬念性、智慧性以及足球裁判判罚等方面阐述足球的魅力。为我们欣赏足球,感受足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拳头好得很     
S清代石成金《笑得好》:有一人从北京回到家,一言一动,无不夸说北京之好。一晚偶于月下与父同行,路有一人曰:“今夜好月。”夸嘴者说:“这月有何好?不知北京的月好得更很!”其父骂曰:“天下总是一个月,何以北京的月独好?”照脸一拳打去。其人被打,带哭声喊曰:“稀罕你这拳头,不知那北京的拳头好得更很!”【点评】某人从京城回来,便盲目追崇京城,认为一切都是京城的好。由此傲视邻里,大吹牛皮,乃至吃了老父一拳还嘴硬说:“北京的拳头好得更很!”须知:天下月亮总是一个,有着客观标准,凡事吹过了头便成谬误。千万莫学其人盲目崇拜、信口雌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