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6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搞清“语法、语言单位”的内涵和外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进行语言和语法研究的前提。这方面的研究虽有进展,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讨。为有助于对“语法、语言单位”问题进行深入探求。本文对语法、语言单位的种类、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作出述评,并提出新的语法单位观。  相似文献   
42.
在现代汉语里,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具有复杂的表述关系的句子。那几个单句形式,称为分句。当一个复句处于特定语境时,分句间的意义关系通常通过关联词语或视其所需的上下文就可决定。据此,就  相似文献   
43.
比喻四要素     
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二者相互依存为比喻之基础;相似点是联系本、喻体的纽带为比喻之灵魂;喻词是连结本喻体的词语。在比喻的表层结构这四者有隐、有现,在其深层结构中则缺一不可。因此本体喻体喻词相似点是比喻的四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4.
聂焱 《新闻界》2008,(4):101-102
本文试从网络谣言传播的角度,分析2008年初的“馒头风波”起伏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45.
"三一语言学"理论中的显性和潜性存在于语言世界和非语言世界中。在语言世界中,语言系统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义、语法等子系统都有显性和潜性;在非语言世界中,文化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也都有显性和潜性。显性和潜性理论不仅是语言学的全息论,也是哲学全息论。  相似文献   
46.
聂焱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3):58-62,76
用"四书"创制的汉字是用比喻、象征等辞格式思维模式将"世界图式"和物质符号融为一体的文字,其中比喻式思维模式是创制汉字的主体思维模式。用辞格式思维模式创造的汉字世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心灵化了的一种艺术性全息图式。  相似文献   
47.
张睿智  聂焱 《科教文汇》2008,(5):147-147
所谓“风水”的全称就是“风光山水”,本质是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理想的人生境界,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融贯王希杰《修辞学通论》的主导思想是:语言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开放的,充满着变异的,以运动为形式而存在的,具有非体系特征的符号系统,语言学是一门运动学,语言的运动集中地本质地体现在修辞中,语言运动的主要宏观形式是在一定条件下与四个世界交织的潜-显的相互转化,零度-偏离的相互转化,尤其是后者几乎能概括语言运动的一切现象。  相似文献   
49.
得体性原则是言语思维主体为达到特定交际效果必须遵循的语用原则。得体性原则要求言语主体在言语表达时要适切与交际有关的一切因素,包括适应人物、适应题旨、适应情境、适应语体等。得体性原则具有言语使用者强烈的主体能动色彩,是言语主体的社会文化心理的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50.
20世纪的王希杰,学术研究硕果累累,成就辉煌;21世纪,他仍然壮心不已,对语言学的诸多领域如方法和方法论、修辞原则和语境、修辞方法等等不断反思、深入探索.又有了许多新的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