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3314篇
科学研究   50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51篇
综合类   108篇
文化理论   37篇
信息传播   43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民间佛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佛教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兴起有重要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学术界对民间佛教的研究主要从民俗学和社会学方面着眼,从民间佛教的含义和特征两个方面展开,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未将民间佛教研究体系化和完整化,未将民间佛教研究置于宽广的历史背景中。  相似文献   
992.
要探讨教师发展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教师,被赋予“教师”这一称谓之后,其身份、地位及由此带来的身份认同感如何。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实力的增长,在教师数量、质量和待遇等问题已部分解决的情形下,教师的身份认同日益成为当下我国教师发展的元问题。容中逵教授所撰《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想之维:一项教师发展史的文化社会学考察》,从他者与自我两个维度,对先秦至今中国支配阶级、普通社会民众、教育思想家、教师自身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历史流变作了系统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教师身份认同构建的两维互动博弈机理作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93.
王承绪、朱勃、顾明远主编的《比较教育》一书,是我国解放后第一本供师范院校使用的比较教育教材。它是我国从事比较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同志经过三年(1980—1982) 辛勤劳动、多次讨论、反复修改而成的。它总结了我国前一阶段比较教育研究的成果,使这些研究成果更加系统化、理论化,是一本初步具有我国特色的比较教育著作,是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现行委托代理制度下的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着弊病,很难有效地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引发的“代理问题”。文章在美国旧金山财务经济学家和公司治理专家 Mark Latham提出的“监督机构”治理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公司治理模式:外部专业监督机构与职业董事制度,试图对现存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997.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全面加强教学管理,尤其要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以教学质量管理为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管理要创新,必须培养研究型管理人才,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系统。积极慎重地推行学分制管理。  相似文献   
998.
毛泽东诗词几乎篇篇见山,这些山无不神采飞扬,仪态万千。山是毛泽东最常用的空间意象;移情入景,化静为动是毛泽东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本文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审美情趣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毛泽东何以爱咏山的内在根源及咏山诗词的艺术特色。希望对当今诗坛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99.
“过马路,要记牢,左右看,不乱跑,过街要走斑马线,还有天桥地下道。红绿灯,要看好,安全第一最重要。”这首儿歌,大家会唱吗?你知道“斑马线”的由来吗?早在古罗马时代,意大利庞培城的街道上,人、马、车混行,交通经常堵塞,于是,人们将人行道加高,使人与车、马分流,然后,又在接近路口的地方,砌上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头,称为“跳石”,以此作为行人过街的标志。行人可以踩着跳石穿过马路,马车也可以从跳石间安全地通过。今天的人行横道就起源于这种“跳石”。到了19世纪,汽车的速度及危险性都超过了马车,“跳石”不再适用。经过反复试验,19世纪50…  相似文献   
1000.
关于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综观国内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围绕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的概念以及学习适应性的功能展开理论探讨,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现状及其培养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