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文把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以宏观———中观———微观的逻辑进程和分析思路,采用调查研究法、整体性的研究方法和事实研究与价值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理论基点、动力、要素、实施、特征等,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对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课程与课程体系、以及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等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揭示出现代化趋势下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本质、特征,分析其社会历史背景,引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勾勒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其…  相似文献   
112.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型大学以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为主要教育对象,但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研究型大学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研究型大学也能为本科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最大机会。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办本科教育中曾一度存在重研究、轻教学,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的倾向,对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引以为鉴。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我国大学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创建研究型大学过程中本科教育教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3.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是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基本范畴包括约束条件、动力源泉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其形成机制。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约束条件是系统环境的变化,其动力源泉来自国家、社会和高校三大主体不同时期的相互制约和制衡,实现途径是不同历史时期变革手段或方式的实施。高校布局结构变革最终在这种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机制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4.
大学使命与大学追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探讨大学职能发展的历史轨迹为逻辑起点,对大学使命与追求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大学的传统职能是实现新大学使命的基础,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大学使命得以履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5.
教育投入:一项系统工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教育投入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教育投入主要指资金投入,章认为它还应包括诸如政策、认知、精神和行为等广义上的投入。章初步探讨了目前我国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供了解决教育投入问题三个层面的思考,从而提出“教育投入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6.
墨家教育思想调教育与学习的作用,注重科技教育、创新教育和主动精神的培养,对今天“科教兴国”的启迪在于:从力发展教育,必须拥有众多“学有所成”的名师;培养和举荐科技人才,努力发挥教育的作用,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7.
教人做人: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核刘虹胡弼成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1、关于素质的认识《辞海》中解释素质的含义是:“人和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但是“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也就是说,素质既具有先天的条件,又需要...  相似文献   
118.
119.
实现区域高教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经济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教育结构内部变化发展的趋势和改革方向;同时,教育结构的合理,也会促进经济结构的改革和完善。当前,随着各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应主动适应经济结构的需要,适应劳动力质量发展变化的需要,从而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宏观层面直接关  相似文献   
120.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胡弼成 《教育研究》2006,27(11):24-28
教育就其行为来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生产着特殊的教育产品。教育质量就是这种特殊产品——主体性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观的发展,经历了合规定性质量观阶段、合需要性质量观阶段和合发展性质量观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除了社会时代背景和高等教育质量两方面变化的原因外,还主要源于评价的主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的评价标准的作用。高等教育质量以思想、兴趣、个性、发展和公平等为取向,而不是主体之外的其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无止境的,教育是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不断实现和完善人的主体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