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在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新闻媒体育人的功能日益凸显,主要有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功能。拓展高校新闻媒体育人功能,要实现由舆论育人向实践育人的转变,由媒体受众向新闻工作者的转变,由社会边缘人向完全社会人的转变。利用高校新闻媒体育人功能,要把握好媒体的实践性育人特点,利用好新闻媒体的各种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宣传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儒家贵德价值观体系以“良知之心”为根源,以合智与德的“道”为最高价值规范,以“仁爱”为价值原则和价值核心,以“义利之辨”为主题体现并展开,以强大的支撑力和整合力推动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运行秩序,对进一步完善转型期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儒家价值观体系以“良知之心”为根源,以合智与德的“道”为最高价值规范,围绕“仁爱”价值原则和价值核心,展开于“义利之辩”主题,指向利济苍生目的,最终归宿到“天人合德”,达成人和自然、社会在智慧与道德范畴内和谐发展的文明社会。儒家贵德价值观体系以强大的支撑力和整合力推动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良性运行秩序。分析贵德价值观体系严谨的内在结构,对进一步完善转型期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有借鉴意义,对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效果公平,而要实现这三个层次的公平都离不开教师这个主体。从理论上说,  相似文献   
15.
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主体性问题就是人在自己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社会中,农民的主体性被包裹在客体性之中而发挥不足.作为农民的存在方式和实践形式,休闲可以满足农民的主体需要,实现农民的自由个性,发展农民的主体属性,实现农民自由全面发展进而发展农民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内的延伸和反映,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要求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从政府责任、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教育补偿、质量保障、社会监督等方面构建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拉开了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序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伦理视角来看,《决定》中蕴含着丰富的以民为本、公平正义、权威尊严、辅以德治的法治人文精神和伦理性品质,则更加强化了建设法治中国巨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历史视阈中的先秦"德刑之辩"及其现代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先秦时期,以周公“敬德保民”、孔子“德政”、孟子“民本”、荀子“隆礼重法”为代表的儒家德治理论和以管仲“法制”、子产“铸刑书”、商鞅“严刑峻法”、韩非子“重法轻德”为代表的法家法治理论相互辩诘。两学派在治国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上存在根本分歧,但在其“人治”本质上又是一致的。借鉴先秦“德刑之辩”的历史经验,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与西方法治的差距,我国推行法治任重道远,另一方面要坚持德法并举,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孔子继承了殷商特别是西周以来的德治思想,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出发,顺应历史潮流,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德执政"的治国理念,构筑了以"以德执政"为核心的行政伦理思想体系。孔子"以德执政"思想包含着统治者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要实施仁政、要端正执政态度等内容。孔子的"以德执政"思想对于新时期的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以及执政方式的转变等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频繁见诸于媒体的论文代写、课题代做、教授抄袭、博导剽窃、伪造数据等让知识分子斯文扫地的高校学术丑闻,表明大学校园深受学术不端困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昔日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其圣洁殿堂的美誉受到严重质疑。根源何在?危害多大?如何治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刊从众多相关论题的作者来稿中精心筛选三篇,定名为"’大学学术不端及治理’三题"予以刊发,期望广大同仁共同关注,参与研讨,为推进我国高校学术不端治理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