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艺术院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其成长成才有着特殊的意义。只有找准影响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影响因素,从学生本人、学校、专业导师、家庭和实践基地等各方面共同着手解决问题,才能有效促进其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62.
“呼图克沁”仪式产生以来,它就盛行于以鸟兰召村为中心的蒙古族村民中,是一种每年正月里祈福消灾的民间仪式活动。“呼图克沁”有不同名称,但经过解读和诠释,以“呼图克沁”命名比较符合本意。从它具有的虚拟性和象征性上可以看出,它具有神圣性,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信仰。但由于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它逐渐有了一定的世俗性。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世俗性越来越凸显,具体表现在它的功利性、娱乐性、商品性和随意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63.
董波 《钓鱼》2006,(10):68-68
说来惭愧,我来《钓鱼》杂志社做排版工作两年多了,从来没钓过鱼。4月26日.我平生第一次拿起了钓竿,跟着杂志社的“老编”们一道去珍珠泉钓鱼。  相似文献   
64.
音乐课程变革是一个复杂过程,而不是简单事件,不是按计划———实施这一线性思维方式进行变革的。音乐课程变革是一个非线性的发展过程。音乐课程变革还是一个多主体的互动过程。在众多主体参与下的音乐课程变革不是某一方面或少数几方面主宰下的变革,而是一个多主体参与互动过程。由于参与音乐课程变革的诸多方面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丰富性,使得音乐课程变革永远处于变动之中。因此,音乐课程变革又是一个动态生成和自组织过程。  相似文献   
65.
去年下半年,瑞典整个社会都在进行一次社会问题的大讨论,而讨论的起因只是一个男孩的八岁生日。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结合英语教学实践,从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对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7.
规划建设管理是城市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这项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而且每一项内容都有很多细节问题,因此需要一项技术应用其中,提高管理效率以及质量,测绘技术是最好的选择。本文首先介绍了测绘的组成因素,其次探讨了该技术在规划建设管理中具体应用,最后探讨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希望能够为规划建设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8.
董波 《中国科技纵横》2014,(16):111-111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逐渐成熟。防渗漏技术就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它也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重要技术类型。本文通过大量的工程施工实践,对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中防渗漏技术的相关措施和技术做了详细的总结和探讨。并对技术在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事项做一个归纳与总结,为今后的建筑工程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69.
文本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意义,即文本意义,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流露与表达.解释学史上大致有四种对文本意义的不同看法,即心理主义式的复原重建说、创造说、实用说、虚无说等.这些看法由于无视文本意义的真理性,导致了对文本意义的魔化.虽然作者写就文本必须依凭一定的语词载体,读者的释义活动实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阅读及把握文本意义,但是文本意义又不完全等同于作者意图、文本的字面意义及读者的释义.另外,对于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释义,因而交流与争论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解释学认为争论有其客观的标准--文本意义本身,这一标准也是绝对的,需要多次重复的.  相似文献   
70.
波普尔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取消了矛盾律,等同于同一哲学,等同于诡辩论;认为辩证法“必然导致科学的瓦解,批判的瓦解,也即理性的瓦解”。笔者试从波普尔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对错,对辩证法批判的逻辑真伪,对黑格尔理论动机的找寻以及波普尔反辩证法又不自觉地运用辩证法的矛盾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析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