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4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高职院校课程模式改革的三种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   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可喜的是,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其人才培养规律不同于学术人才培养规律,其课程模式长期被学科性课程模式主导的局面必须改变.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高职院校会同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积极开展课程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32.
高职院校课程模式改革的三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媛  李挥  葳蔓 《职业技术》2007,(19):29-32
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可喜的是,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其人才培养规律不同于学术人才培养规律,其课程模式长期被学科性课程模式主导的局面必须改变。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高职院校会同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积极开展课程模式改革。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很多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三种教学方式,就是部分高职院校正在探索和实践的新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33.
这款20GB容量的硬盘式媒体播放器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大块头有大智慧。  相似文献   
34.
3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三观".教师将其合理渗透到中职思政教育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文章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教育的意义,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中职思政教育内容的共通性以及中职思政教育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36.
37.
青木  何磊  葳蔓  翟边 《职业技术》2004,(6):4-11
综述篇:洋工人在中国掀起掘金潮 见惯不怪的"洋现象" 在上海虹桥路凯旋路口,一间美容厅,40多位员工中,除老板、账台和8位翻译外,30位美容师、美发师,甚至洗头妹都来自一衣带水的日本.在这间占地400多平方米的花园式美容厅里,经理汤志鸿介绍称,这间中日合资的美容厅同日本本部保持了高度的同步.  相似文献   
38.
正笔者所在城区的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水平一直在广西柳州市四个城区中处于较落后的位置,而且学校之间的差异较大,教育科研水平不均衡,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2010年城区加入了广西教育厅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基础教育教师素质能力提升"项目中的"小学攀登英语实验"子项目的行列,攀登英语项目的实施给了我们改变和提升的平台。这是一个契机,立足于该项目的课题实验研究,可以让我们尝试对区域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作出改革,转变小学英语课  相似文献   
39.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主要适用于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土以及极软岩地层。[1]国家标准规范对该试验技术要求做了详细规定。但在工程实践中,结合地区经验,仍有其他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试验原理、影响试验结果的地质环境因素以及不同地层条件下参数应用的相关经验,希望对勘察工作者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