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高中新教材在第一章安排了《集合与简易逻辑》,这种教材的处理方法是科学的,也暗示了“简易逻辑”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对于有些高一学生来说,初学“简易逻辑”好像在云里雾里一般,错误百出.本文就学生在学习“简易逻辑”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和剖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2.
一、对于含有代数式a2-x2√的函数或方程,可设x=acosα(0≤α≤π)或x=asinα(-π2≤α≤π2).例1已知x1-y2√+y1-x2√=1,求u=x+y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可知0≤x≤1,0≤y≤1,不妨设x=cosα,y=cosβ(0≤α≤π2,0≤β≤π2),代入已知条件中得cosα1-cos2β√+cosβ1-cos2α√=1,即sin(α+β)=1.∵0≤α≤π2,0≤β≤π2,0≤α+β≤π,∴α+β=π2,β=π2-α,∴u=x+y=cosα+cosβ=cosα+cos(π2-α)=cosα+sinα=2√sin(α+π4).∵π4≤α+π4≤34π,2√2≤sin(α+π4)≤1,即1≤2√sin(α+π4)≤2√,∴u=x+y的取值范围是犤1,2√犦.二、对于含有…  相似文献   
23.
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的解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近年来,在这方面很少单独命题,但在解一些大题目时,经常会用到这些知识.为此本文就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的常见解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引起读者的重视.一、取对数法【例1】方程xlgx·x2=1000的解集为.解:原方程变形为xlgx 2=1  相似文献   
24.
在近年的高考与竞赛题中,许多试题都直接或间接地牵涉到三角形数表方面的知识.这些试题看似简单,但学生的得分率普遍较低.寻根究底,学生对于杨辉三角了解不够深入,应用太少.  相似文献   
25.
算法是高考新增内容,各省市已相继在高考试卷中出现了这部分考试内容,个别地区还将算法与统计、数列、函数、简单数论及概率等知识交汇在一起,试题形式也在不断翻新.笔者在研读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相似文献   
26.
一、与排列组合交汇 例1空间有10个点,任何三个点不共线,任何四个点不共面,过两点作一条直 线,在这些直线中,异面直线的对数是() A .210对B 495对C.630对D.330对 解这10个点可构成C盖砚10个四面体,每个四面体有三对异面直线,因此这210 个四面体一共有210x3=630对异面直线,故选C. 例2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10个点,在 其中取4个不共面的点,不同的取法共有() A.150种B.147种 C.1科种D.141种 解在这10个点中每次取4个点,有C备种不同 的取法,其中共面的情况有: (1)每个面上的6个点中每次取4个点是共面的, 有4嵘种情况; (2)…  相似文献   
27.
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既有函数特征,又能构成独特的递推关系;它既与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二项式定理等有较紧密的联系,又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因此,它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同时,数列也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本期特刊登5篇关于数列的文章,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异面直线a和b所成的角是60°,P是空间一定点,过点P与a、b都成60°的直线有且仅有()(A)1条(B)2条(C)3条(D)4条2.以下关于异面直线的命题正确的是()(A)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B)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的直线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C)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有无数多条(D)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是确定的3.已知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且a垂直于平面α,b垂直于平面β,则下面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若a平…  相似文献   
29.
a_n与S_n的关系问题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有关数列知识的高考题中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学生在运用这方面的知识解题时,常常会进入两个误区:(1)在运用公式a_n=S_n-S_(n-1)时,往往忽略n≥2这个条件;(2)缺乏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_n=(n(a_1 a_n))/2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30.
就题型和解题思想方法而言,2003年的全国高考题已经注重从老教材向新教材过渡.特别是新教材利用向量来处理立体几何中的距离与夹角问题,可以轻松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