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20 0 0年 1 2月 ,亦即二十世纪之末 ,西安文化界出现了一个罕见的现象 ,忽如一夜之间 ,像是有许多的聚光灯 ,不约而同地一下子把焦点都调集到了老书法家卫俊秀身上 ,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卫俊秀热”。先是《西安晚报》专栏对卫老进行连续报导连续评论 ,接着陕师大召开卫俊秀书法研讨会 ,继而西安文化界各路名人纷纷站出来发感想、谈看法 ,以至于影响到一般文人与市民大众在聚谈中也少不了“卫俊秀书法”的话题。这正是 :古时江郎诗才高 ,纸贵洛阳美名豪。长安书艺今更热 ,德艺双馨属卫老。我学报编辑部对于这件文化盛事当然不免也予以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32.
说起胡征,以前我只是知道而已,因为现代文学讲由胡风组织的“七月派诗人”,其中就有胡征.有人还怀疑胡征是否胡风的兄弟,但鉴于资料的欠缺,无从考证,只好存疑了.1994年夏,陕西省教育学院中文系作东,召开当代文学研讨会.在这次会上,我才初识了胡征.会议邀请胡征作报告,他来了.胡征并不象人想像的那种风流才子型诗  相似文献   
33.
编辑絮语     
新年伊始,编定新的一期学报,心头的感觉却不知是轻是重。何以尔尔?大概是由编辑工作的难为与欣然中难免歉然的情感所致吧。这一期的主稿,大率是中文系科的。作为学报编辑,对这偏科现象自然要心存歉意,但又无奈,好在文稿尚有份量,才使人心意稍安。王广新和李健彪,把眼光投向古代,着意发掘张养浩与曹雪芹的时代人生,前者下笔宏大,后者入手细微。马老家骏则继续从事他的本行,把读者陌生的里尔克拉来,津津有味地絮叼着这位老外和他的洋货。谢冕和王永这一老一少两位学者,却执着于眼下,老者焦虑地呼唤文学的理想,少者耐心地评讲新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