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阅读与审美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拓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材及广泛的课外读物中鲜明的人物,动人的细节,精确的意象,优美的意境,浓郁的情思,无一不是在传播审美的价值观念,构建审美的感知力和判断力,无一不使我们的思想、心灵得到感染,人格得以升华,从而形成审美观念,树立审美的目标,享受审美的愉悦。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做到:抓住美的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阅读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应正确理解词语含义,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的句型、语调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2.
腾龙洞奇景     
柔美的清江为何能撕裂大山的胸膛,凿开坚硬的岩石打造出这寥廓荒美的腾龙古洞?大自然的风雨、悠悠的时空为何能雕琢出这瑰丽迷人的瑶林仙境?  相似文献   
13.
14.
所谓话题作文,意即作文的命题仅提供一个可供谈话的“话题”以及一个实例,并非规定死了的题目,作文只要不离开这个话题别起炉灶就符合要求,就不会“跑题”。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它不要求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分析,它只需要从话题出发进行作文。其具有开放、灵活、创造的特点,给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15.
经验证明:不管是用来考查学生在某些知识或技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从而测定他们所达到的水平是否已完成某些特定要求的“水平考试”,还是用以了解学生的潜在能力的“学能考试”,成绩最好的,往往是喜欢博览群书、科学地学习、心理素质好的学生。不靠平时的努力,单凭所谓的“运气”、“感觉”是不行的。只  相似文献   
16.
17.
中学生由于中、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数不胜数的各种考试以及来自网络、电视、快餐文化的种种诱惑,相当一部分教师和中学生忽略课外阅读,只注重课堂练习,或者“看报看题、读书读皮”。视课外阅读为畏途,认为费时耗力,以为只要课本知识掌握了,心无旁骛,考试就稳操胜券。然而在语文的众多考试中,绝大部分的阅读题涉及的都是课外内容,许多考生感到茫然无措,后悔莫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夜与花之语     
我家楼顶上种了很多花,夏日的夜晚,当暑气退去,凉风轻拂,萤火点点的时候,总有阵阵香霭浮起,那便是一种叫“夜来香”的花舒展开了笑脸。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出通儒的国度,大凡有成就者,大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学识。明朝大思想家、作家李贽就是如此,他既是思想家、作家,又是教书授徒的教育家。在思想上。他以“异端”自居,被称为“异端之尤”;在文学上,他认为天下之至文皆出于童心,即赤子之心,人的“最初一念之本心”。李贽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1)文言文实词的理解:文言文实词的重点。①把握字词的古今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文言词词义发生了演变。其演变情况有: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词义缩小(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词义转移(如“涕”,古指眼泪,现在指鼻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