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旧词新义”是指词语在原有词形和词义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意义.且这一意义已经比较普遍地在语言中使用。如:当前普遍流行的“下课”“阳光”“抢滩”“垃圾”等词.都由最初的单义发展出一系列的新义.这是当代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12.
手机短信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语言形式的变异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态。手机短信文本蕴涵了丰富的现代汉语资源,以特殊的“文本”方式演绎着它的魅力。着重分析手机短信息语言语表特征的偏离,包括语形、语音的变异所导致的语言陌生化以及其修辞魅力。  相似文献   
13.
《伤逝》的艺术魅力 ,是和作者多种形式的语言艺术分不开的。《伤逝》语言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旋律美、节奏美、奇崛美  相似文献   
14.
标语口号是一种特殊的"话语"传播方式,是时代的产物。标语口号发挥作用主要源于特殊的言语结构形式和超常的组织动员效果。对红军长征时期在遵义期间留下的标语口号进行语言功能、语言结构、语言运用三个层面的语言学分析,能够充分认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标语口号的功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15.
邓炬老师的文风很严谨.他的小说集<荒唐岁月>以其典雅、生动的语言和特殊的语言风格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和故事.其特殊的语言风格,是对古典笔记小说语体风格的营造,以及对"文革"社会方言和黔北地域方言的娴熟运用,其语言形式的多元形成了其作品语言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已经成为"永恒的语文教育话题"。语文教师进行识字教学,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便是让学生用所学生字组词。恰恰是这种通俗的"语素构词"法,却反应出很多容易忽略的生字组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语言偏离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问题,当代语言生活言语形式的变异反映了人们求新求异的语言心理.但是,语言偏离带来的语言的新奇如一把双刃剑,正确处理该类语言的变异与语言规范化的关系,是当前师范成人教育语言教学的一个关键.师范教育的成人语言教学,是当前新的语言现象规范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日趋完善.把这一理论运用到汉语教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语文教师的层次进而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修养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9.
遵义方言在语音、语义、语法诸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旨在从方言本字的角度出发,对方言词汇中存在的“有音无字”或同音词混淆问题作一些探讨,通过比较,探究其本源。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是小城镇语言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依托贵州省高校在读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调查,发现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存在语言需求决定语言态度,语言生活的质量制约语言态度,语言使用影响语言态度的语言分裂状况.语言是资源,提高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质量,建立大学生的语言自觉意识,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