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成功程度。要想取得有效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大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专业信念,积极地转变专业角色,持续地更新教学理念,同时也要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32.
教学督导是强化高校教学管理与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着制度缺失、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作内容表浅化、工作方式简单化等问题,与教学之间存在着一种疏离或管控的"局外"关系。因此,必须在更新高校教学督导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明确教学督导模式、建立完善的督导组织体系、确立正确的督导取向、理顺学校督导与教师自主发展的关系、强化专家督导与学生督导的联系、借助校际教学督导的力量等策略改变教学督导工作性质、督导人员角色承担及督导实践,使教学督导与教学本身真正成为共生共长的"局内"关系。  相似文献   
33.
在冲突中走向和谐,这是课程理念及实践发展的基本路径。从人类整体进步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角度所构建的和谐课程具有社会功效性、人类整体发展性以及多维度发展性等特征。在社会新时代发展要求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努力突破传统功名伦理的局限,更要通过建立和谐课程理念来积极倡导多元立体课程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34.
课程政策是影响课程实施与推动课程改革进行的先导性因素.影响美国中小学课程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机构主要有教育压力集团、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等,它们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推动与完善美国课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35.
美同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一种关注人的智力与潜能发展、反对传统单一智力论的理论,同时也作为我国新课改的指导理论之一而为我国广大教育研究者和教师所熟悉.并正在进行一些实验。不过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熟悉的更多是其理论形态.还缺乏实践上的深层追问。很明显,如果缺乏这种追问与反思,则这一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以及课程改革中的效用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36.
高校教师新入职阶段是其整个教学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的起始阶段,也是其教师教学角色社会化的奠基与初步形成过程。高校新入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普遍问题:对教学角色理解不到位导致教学角色社会化意识缺乏,教学与科研关系未得到恰切认识导致教学角色社会化过程减慢,教育教学条件性知识不充分导致教学角色履行不完全,教学技能缺失或运用不合理导致教学角色实践效果差。本着新入职教师职业可持续性发展以及高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与优化的考虑,有必要大力推进其教学角色社会化,可以从平衡教学与科研关系、落实教师传习制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保障有效的教学环境、重视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7.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种改革新理念导引下,美英两国的学校课程实践策略也出现了许多转变。在课程资源开发策略、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发展策略以及家校合作策略等方面既表现出一定的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38.
薛国凤 《江西教育》2007,(20):16-17
战后的日本进行了频繁的课程改革,政府、文部省以及诸多专家学者也不断提出新的课程实践理念.在这些理念的作用下,日本学校的课程实践行为发生了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39.
由传统的控制型课程管理角色走向课程领导是当前美国中小学校长课程管理角色发展的一种动向。影响美国校长实现这种课程管理角色转变的理论主要包括学校效能理论和课程领导理论,不同的美国校长在课程实践中有不同的转变路径尝试。美国校长这种课程管理角色转变的研究有助于推进我国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角色的实践与实现。  相似文献   
40.
薛国凤 《江西教育》2007,(10):16-17
战后的日本进行了频繁的课程改革。政府、文部省以及诸多专家学者也不断提出新的课程实践理念。在这些理念的作用下,日本学校的课程实践行为发生了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