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薛菲 《甘肃教育》2014,(9):27-27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是全班学生目光的聚焦点。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应该充当怎样的角色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班主任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者 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确立起自己的奋斗目标,使他们明白将来要做什么,现在应该做什么:指导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帮助他们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相似文献   
12.
硝烟弥漫的战场成就了英雄还是毁灭了英雄?永无休止的争斗泯灭了人性还是唤醒了良知?在战争中遗失的幸福,还能被找回来吗?当战火渐渐停息,当硝烟逐渐散去,走在荒凉的战场上,我们看见谁的眼泪在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及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德资企业选择投资中国,为了使学生更加顺利地在德企就业,提高高职德语学生的口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重点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提高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德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交际语言教学法,即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言和德国人进行交流,学以致用。这种教学方法在应用德语教学中起重要作用,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21世纪社会真正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特色的、个性化的良好服务体系,来推进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6.
智能化时代对高校教师角色行为提出更高要求,理想状态下高校教师是深度学习的合作者、教育技术的探索者、社会转型的推动者。当前,高校教师实然角色主要在知识结构与创新研究能力、对待技术与人的态度、多重角色平衡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现实问题和已有条件,高校教师应加强学习反思、提升数字胜任力,思考技术应用边界、发扬教师价值理性,坚守教育者基本底色、在多重角色中寻求平衡,以顺应时代变革,在智能化时代彰显高校教师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美好的一天     
多美好的一天呵!花园里干活儿,晨雾已消散,蜂鸟飞上忍冬的花瓣。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我想占为己有,也没有任何人值得我深深地怨,那身受的种种不幸我早已忘却,依然故我的思想也纵使我难堪,不再考虑身上的创痛,我挺身起来,前面是蓝色的大海,点点白帆。[赏析]曾经有人说过,米沃什所有的诗是“一首关于时间的挽歌”。诗人在漫漫的生命旅程中在连绵不绝的时间中要遗忘的是什么呢?是诗人的生活碎片和混乱的琐碎小事,还是诗人经历的苦难?或者二者都有?在经历了漫长的艰难生活之后诗人深感现实的污浊,诗人需要一丝人间的温情来抚慰自己那颗曾饱受磨难…  相似文献   
18.
互动是网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网络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网络教学互动不足受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使用、学生所处的位置和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等因素的影响;网络教学有效互动构建对网络教学软硬件设备、学生交互技术使用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要求,尤其是网络教育者要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方面采取可行措施来促进有效互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可见,口头语言在语文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长期以来,我们重视书面语言而忽视了口头语言,以致学生学了十多年语文,却还是不善说话,不会与人交流。长沙市教育局拟将口语交际纳入语文中考进行考查,此举的意义不可小视。欢迎大家就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IRDS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贤  薛菲  张智光 《资源科学》2015,37(12):2350-2361
剖析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关键影响因素间作用关系,是进行景区生态安全相关研究的基础。本文在构建了景区生态安全的制度-监管-干扰-安全IRDS模型及其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通过量表设计与调研获取数据,并经信度与效度检验后,对IRD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关键因素间的影响路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景区环境相关法规、政府环境监管执法等因素通过对干扰行为因素的规范与约束,对景区生态安全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发现,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中存在过多利益纠葛等现实状况严重制约着景区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据此,建议决策者建立以生态优先为导向的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并结合多元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和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均衡和管控问责机制,在市场力量和政府监管的双重作用下,增强各参与主体的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及其环境参与意识,推动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