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2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思想性、情感性于一体的学科。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运用连贯的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文字训练是一个让学生感知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实现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优化.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2.
基于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总结,针对目前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从几个方面总结了教学改革措施,以期对将来的实践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3.
课堂提问是教师钟爱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如果教师善于提问,掌握对话的技巧,就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其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翱翔.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艺术的有效方法,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4.
网络联合出版:e时代高校学报的一种可能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统计,全国9000余种期刊中,约有2000种高校学报,基本上是每所高校办了一份,有的高校甚至还不止办一份.在目前讲究效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2000来种高校学报似乎已落入一种尴尬处境:不办吧,学校的学术地位,学术成果,办学成就的体现会大打折扣,可以说不能不办,而办下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蚀本赔钱又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85.
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图书馆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读者满意”则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86.
在改革开放50周年之际,我们遇上了经济危机。温总理讲,历次的经济危机可能会爆发、引发新技术革命,而新技术革命依赖于技术创新。这个时代在全球就是一个创新竞赛,或者是产业化竞赛、高科技竞赛的时代、创新科技的时代,这个时代更依赖于人才的创新。6月20日,在“科学中国人200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暨2009中国科技与经济论坛上,1OO多位嘉宾和专家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科技支撑力”为主题,分别从各自的领域,对“用知识和科技应对金融危机”做出了独到解析。精辟的言论,精彩的发言,我们精选了其中的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7.
张庆伟 《科教文汇》2009,(12):218-218
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服务方式也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图书馆员的素质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素质修养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变化。图书馆员的精神状态和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就是图书馆的精神面貌、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所以,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88.
浅谈会计网络化风险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经济使会计经历了由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变革,传统的会计形式发展为会计网络化。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同时也带来了网络特有的风险。本文就会计网络化风险及其控制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9.
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李克强总理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强调,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  相似文献   
90.
袁晓燕 《考试周刊》2014,(57):115-115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学生的要求,是一种对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作者对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对策:积极转变观念,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注重创造氛围,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培养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