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自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内各大中小型施工企业工程施工单位相继投入工程建设承揽施工大战之中。西气东输油气管网、公路、桥梁、市政建设等新建项目日益增多,特别是高速公路和油气管网工程以超常规速度发展,其他一些新建项目、改建工程也相继建成投产使用,同时形成的大量工程档案的管理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任何学科的教学系统,从大的方面来说,一般都由理念系统、内容系统和形式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三个子系统的研究目标、范围和要求是不同的,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更应关注的是教学形式系统。教学形式系统可分为三个层级:最顶端为教学风格;第二层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第三层最为丰富,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程序、教学结构等等。教学形式的重要性需要根据其不同的特征来确定,明确地说,它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高、知识结构的完备、学科的理性化程度提高、个性的内倾化趋向加大而逐步降低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维吾尔族学生对"上哪儿去"和"目无全牛"的习得偏误入手分析,探讨习得偏误的原因。从语境的角度分析少数民族学生习得偏误的文化因素,进而深入探讨语言与文化,语用与文化的关系及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题材广泛、形象诙谐、短小风趣,是亿万人们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歇后语为现代汉语提供了无比丰富、宝贵的语言材料,为汉语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歇后语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歇后语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于是在网络上形成了新的歇后语,我们把它称作"网络歇后语"。网络歇后语不仅有着口语性、幽默性等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了新时代歇后语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和田地区初级中学、小学双语教师继续教育实状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普遍存在着教育意识淡薄、缺乏选择权、教育效果不强、编班不合理等七个问题,并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加强和提高和田地区初级中学、小学双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和田地区这一地域性、民族性、基础性很强的偏远地区,找出和田地区中小学汉语教学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新疆的汉语教学工作进而为双语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疆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师资力量明显加强,教学理念有所更新,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丰富多样,汉语教学环境十分有利。尽管如此,当下汉语教学仍不尽如人意,教学方法没有根本改变,仍以灌输式、填鸭式的为主,严重忽视学生汉语言运用能力的养成,造成学生汉语学习出现"高知低能"的现象,学生懂得很多汉语言知识,但语言运用仍疏漏百出。为此,本文借鉴先进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教学法,以期改善南疆的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最显著特征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需要落实到学习方式的改变上。如果要把新课程倡导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融合到《实用中级汉语教程》的教学实践,就应该把《实用中级汉语教程》教学分为自主课型、探究课型、合作课型、对话课型、问题课型来开展。  相似文献   
19.
以“宽进严出”为基本原则的开放性成人高等教育,是适应中国国情的、较为理想的教育模式。但是,目前不论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宽进严出”如何理解,各种观点见仁见智。纠正对“宽进严出”认识上的误区,科学、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宽进严出”原则,对于深化成人高等教有体制改革,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校园中的高消费群体与贫困群体共存的现象,是社会上贫富差距在大学校园中的体现.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社会背景和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这种差异带到大学里,必然导致学生中贫富差距问题的日益显现.校园贫富差距的现状,一方面使大学生以经济实力与贫富状况形成交往群体,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科学分析研究校园贫富差距的现状,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面对社会现实,正确认识校园贫富差距问题,消除其对贫困生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当前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