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百年中国新诗诗体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中国新诗发生之中寻找到深层的答案。新诗的发生,把旧诗推向对立面,造成百年旧体诗创作始终没有得到公正评价.造成百年诗体建设的偏狭;发生期新诗在体式上的特征就是“自由”,造成百年自由诗体的强势地位,制约着其他诗体的发展,始终没有形成定型或准定型诗体;新诗发生期对外在格律形式的轻率否定.成为一种定势思维,制约着新诗格律的探索,百年中国走过了一条新诗自由化把律化推向边缘的诗体建构道路。  相似文献   
52.
新诗的语言节奏是声音大致相等的时间段落组合后形成的有规律的起伏。新诗语言节奏包含多个层次,是由一批最小的发音单位组合并向外发展而成的一个有秩序的统一体。新诗格律节奏构成的最基本节奏单元是音顿和意顿;向外发展形成两种建行方式——音顿连续排列建行和意顿对称排列建行;再向外发展就形成构节构篇的形式化节奏体系和口语化节奏体系,其基本构形原则是“句的均齐和节的匀称”,由此形成新格律诗体丰富的具体格式。  相似文献   
53.
新诗发生是中国诗歌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从晚清诗界革命到五四新诗运动之间,有个诗歌现代化的重要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嬗变,不仅为五四新诗的发生和发展开拓了道路,同时自身就是一个诗歌现代化的发展时期。新诗发生的现代化趋向,大致体现在诗质的现代化、诗语的现代化和诗体的现代化。南社诗歌在整体意义和诸多层面上代表着那一年代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由此成为中国新诗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4.
世界各种语言本身的"素质"不同,形成诗节奏的方法也不相同,但其共通之处是:节奏是由同一类基本单位的不断重复、反复回旋形成的,这一基本单位即诗的基本节奏单元.汉语诗的节奏是顿歇节奏而非音步节奏,其基本节奏单元是音顿.由不同音顿向外发展构成音顿节奏体系、意顿节奏体系和行顿节奏体系.汉诗音顿节奏的特征是:其节奏点是音组间的顿歇,顿歇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和音义双重性,顿歇显示了汉语语音的优越性.汉诗音顿节奏植基于汉语语音特征,确立汉诗是音顿节奏的观念,就能揭示古今汉诗音律的本质特征,新诗诸多复杂的音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55.
中国新诗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人们却有意无意地忽视对旧诗音律的继承,从而造成百年新诗诗体建设迄未成功,直接影响到作为现代韵文的新诗艺术质量。百年新诗艺术遭人诟病主要是其散文化、大白话、自由化等,涉及到的主要就是新诗的语言形式和格律体式。要推动中国新诗艺术质量的提高。就需要正面提出解决好自身的音律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继承扣发展中国传统诗律这一基础。  相似文献   
56.
在教师道德研究中,需要重视教师道德实践的研究。首先就是从教师道德理论到教师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包括教师个体对作为社会意识的教师道德的认可、内化和行为表现三个阶段。从第一到第二阶段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从第二到第三阶段是道德理想到道德行为即道德实践的过程。就教师的道德品质说,除了认知因素外,还包括着能力因素。教师品德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道德的认识能力、创造能力、评价选择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就教师的道德行为来说,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教师的有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等问题。  相似文献   
57.
“现代西方思潮”,是对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出现的各种哲学、社会和文化思潮的总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西方思潮通过多种传播媒介,被大量引入进来,形成了对传统思想和现代生活的强大冲击。在这冲击面前,由于高校处在思想信息的敏感区,也由于当代大学生特定的心理条件,因此所受到的影响深广。十年来,高校校园曾多次出现现代西方思潮热。这种影响更多的是消极的方面。如以个  相似文献   
58.
在20世纪中国现代诗学发展史上,有六个诗学核心观念,内在地规定着中国新诗的历史分期和审美品格。这六大诗学核心观念的提出、发展和消亡,自然地造成中国现代诗学的更迭嬗变,贯穿起来构成百年中国现代诗学理论发展的完整历史。  相似文献   
59.
人们普遍认为,诗坛泰斗艾青是自由体诗的艺术大师,他同郭沫若等人一起奠定和开辟了中国自由体诗的发展道路;其实,艾青又是当代写作新格律诗数量极多,成就突出并形成特色的优秀诗人。早在七十年代末,艾青就否定了自己专写自由诗的流行看法。他说:  相似文献   
60.
“我们对于新文学运动的史绩不去稽考则已,假如对年青的爱好文艺者谈起新文学运动发端的史实的话,无论你是如何偏心的人,我想总落不了这位参加过几阵生死战的老将——刘半农.”这一评价虽出自纪念刘半农的文章,但却具有史家的眼光.刘半农是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台柱之一,是“在白话诗方面尽了开路先锋责任”的先驱者、在新文学史上留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其在新诗理论建树方面的贡献,大致可以从三方面去考察:提出诗歌的真实观念,推进诗歌的形式革新和研究诗歌的民族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