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1126篇
科学研究   23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12篇
综合类   50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20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5篇
  1952年   3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秦岭山地动、植物物种多样性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植物科、属、种及分布类型方面,论述了秦岭山地动、植物物种多样性,并从地理位置、地质演变、自然环境三方面,分析其物种多样性成因。  相似文献   
72.
本文阐述了各个物种的种下分类阶元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种下分类阶元的进化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73.
生物学实验是中学生物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具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等的教育功能。教师要深入研究生物学的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要素方法,并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渗透进去,让学生在生物实验活动参与中体验科学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74.
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进行信息分享、感情沟通、情感交流和诉求表达的重要渠道,高校必须正确认识以圈内转发、邮件投拆、论坛曝光为主要形式,以维权、侵权、参政、扰政为主要目的的大学生网络诉求特点,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强化专兼职思政队伍建设,不断完善高校规章制度体系,深入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5.
基督教曾於唐朝和元朝兩度傳入中國,但并没有在中國產生一個基督教哲學家.晚明基督教再次傳入,徐光啓、李之藻、楊廷筠號稱“天主教在華三柱石”.  相似文献   
76.
要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质量,必须更新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模块,走教学、生产、鉴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其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7.
擇業指導的歷史不久,但是擇業指導的理想,可算很久了。你們可以在圖書館裏邊,找到关於擇業指導的書籍,是一七四七年出版的:書面上有句話說。你可以在這裏面找出合乎你的天才的職業。我們要知道我們的父母是這么樣的人:因為一個人他二分之一是像他的父母,四分之一是像他的祖父母,八分之一是像他的曾祖父母……那么我們的生理,品性,思  相似文献   
78.
我对地理科結合时事教育是这样认为的。地理科固與時事有关,但究竟不是時事講座,因此教学時只能適當地聯系时事,不能脱離課文當成時事去講。现在把我講東北六省時结合抗美援朝运动,貫澈愛国主義與国际主義思想教育的经过寫在這裡,供大家參致。  相似文献   
79.
我對地理科結合時事教育是這樣認識的。地理科(?)舆時事有關,但究竟不是時事講座、因此教學時只能適當地聯系時事,不能脫離課文當成時事去講。现在把我講東北六省時結合抗美援朝運動,貫澈愛國主義與國際主養思想教育的經過寫在這裡,供大家參攷。 關於東北六省的全面情况,在一册課本中是分爲三課來講的(即東北六省、東北的富源、東北的交通和工商業大城市)在備  相似文献   
80.
中国矿产是否丰富? 中国的矿产是否丰富,是当前经济建设亟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前清的时候,根据一些外国的地质家到中国调查所作的报告,尤其是德国人李希霍芬氏(曾前后到中国调查过五次之多)的报告,那时一般人的印象,都觉得中国的矿床是非常丰富,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模样,因而自豪为地大物博。后来到民国的时候,又有些学地质的人,这里头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曾经亲身到中国各处去考察调查,根据他们片面式的观察,又贸然下了一个结论。他们说:“中国地虽大而物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