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推行名师带徒 培养高技能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名师带徒培养高技能人才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徐文俊谢瑗目前,我国企业工人队伍的技术等级结构很不合理,初级工占技术工人总数的60%,高级工仅占35%左右,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后继乏人。由此造成大量技术设备和生产能力的闲置和浪费,扩大的资本存量由于得...  相似文献   
22.
我国企业职工教育的动因及出路北京谢瑗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1992年1月对机械、化工、电力、煤炭、邮电、轻工、纺织、冶金、医疗、造船等到11个行业69万多名职工进行的调查表明.我国职L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人才结构比例失调,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术革新、产...  相似文献   
23.
职校收费亟待改革谢瑗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体制转轨进程的加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其中,职校收费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本文就此谈一谈自己的看法。非义务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实行收费上学。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的紧密性和直接...  相似文献   
24.
1.以人为本:即以每个员工自身的特点为本,恰当地进行人力资源匹配,并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提供充分、灵活、高效的教育培训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全员性:即企业在职的每一位员工,不论是位于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还是经营管理者,或者是高级科技人员,不论是资深的老员工,还是新上岗缺乏阅历的年轻员工,都有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3.灵活性:即根据员工个人的特点和需要,个人可自由地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不同层次、类型的学习提高活动。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和发展需要,可利用企业职工培…  相似文献   
25.
总的说来,就业工作包括解决当前就业和适应未来就业两个方面,据此,可以把职业培训分为:为当前就业服务的实效性培训和为未来就业服务的前瞻性培训两个类别。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效性培训是以广大在岗工人和下岗职工为主要培训对象,其中又尤以下岗职工培训为重点,根据他们实现再就业的要求,这类培训应体现迅即、实用、有针对性的特点。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应紧密结合现实就业岗位的要求,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运用多种培训形式开展及时、有效的培训,使其迅速掌握新的职业技能,或提高现有技能水平。这类培训的结果,一方…  相似文献   
26.
去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我国建立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亲笔题字:全国技术能手。李鹏同志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全体获奖人员,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建立这项制度的高度重视和对全国优秀技术工人的巨大关怀和殷切期望,标志着我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  相似文献   
27.
28.
职业培训为就业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以较高的速度发展,就业岗位和从业人员数量也逐年增加。但同时,由于有限增长的资本资源与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产生的相对过剩的社会劳动力之间的矛盾,造成我国的就业压力一直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近年来,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产品结构、技术装备、人员素质相对落后,吸纳社会劳动力的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就业压力剧增,形成了国家政治生活新的不稳定因素,成为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的阻碍。为实现全社会劳动力充分、长期、稳定的就业,一方面,要努力发展国民经济,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又必须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事业,树立培训为就业服务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29.
开展创业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0.
谢瑗 《中国培训》2003,(8):22-23
一、建立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必须实现四大突破1、观念突破。建立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必须从服务于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于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构建一个多元化、灵活开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2、制度突破。(1)管理体制要打破普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各成体系、相互孤立的制度状况,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在并行不悖的基础上,实现互相交融、互相承认、互相补充,畅通劳动者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通道。(2)办学体制要在政府办学的基础上,采取更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