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加拿大小学FieldTrip,融合家长和社会机构等多种力量,教学目标明确,活动形式有趣,为培养合格社会公民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应加强体验式学习,加强学校和家长、社会机构的合作,帮助学生搭建公民与社会共同体之间的桥梁,将有意义的课程内容转化为活动。  相似文献   
52.
加纳多(Ganado)小镇位于美国北亚利桑那(Northern Arizona)的大沙漠地区,居于广袤而美丽的风景区,距纳瓦霍(Navajo)大陆最大的城市威多罗克市(Window Rock)约27英里。该市是全国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46%的家庭没有自来水,35%的家庭用不起电。然而,加纳多小学却是镇里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53.
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是课程改革的应有内涵,教师课程领导的前提是拥有课程理论。当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课程理论缺失的问题。觉醒教师的课程理论,需要教师用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课程理论认识;学会用开放性反思形式来寻求更多的课程资源;用行动研究来建构自己的课程理论;努力寻求学校的支持,建构优质课程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4.
学校课程领导实践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校课程领导的理论与实践都很不成熟.在具体的课程领导实践中,很多学校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学校课程领导需要重建,需要超越繁琐的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建设一种新的课程领导文化.  相似文献   
55.
把生命教育放在第一课,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是对国家未来的爱护。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生命的自身超越。完整的生命教育,非但要关注生之安全,也应该关注生之意义,使学生在生命教育中守护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精神境界。所以,有效的生命教育课程应该指向的是人的生命意识的培养,这当然包含生命安全教育,但更应关注对生命历程的享受状态。生命教育课程在我们国家的课程体系中,基本处于边缘状态。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以下简称《课》),  相似文献   
56.
着眼于学生的情感参与,将词汇教学置于有意义的组合中。通过创设趣味的情景、画面、游戏等,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变单一识记为整体识记,以情启动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以轻松、积极的心理接受外来信息。  相似文献   
57.
当“自上而下”的变革遭遇到了不少尴尬之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自下而上、以校为本的教育变革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学校作为变革的基本单元,必然受到高度重视。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研究和总结学校变革过程的个案经验便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8.
停课不等于停学,停课不停学应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却被窄化为网上教学的不停学。疫情下的教学样态值得我们反思,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泛在学习将是未来可能的学习形态;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学习方式由学习者按需选择;课程的研制将与学习者的生活联结,从静态的设计到动态的生成;教师与人工智能系统协同开展教学,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会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学校化作为课程实施和教育改革的深层决定因素,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课程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学校化的这块“土壤”的支持。同样,教育改革的深层变革在于学校化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相关研究的推进,人们对学校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学校化内涵的误解,多半是停留在把化切割为“精神、物质和制度”的元素还原和简单相加的认识上。我们认为,这一定义曲解了化的真正内涵;反映在实践操作中,  相似文献   
60.
谢翌 《课程教学研究》2020,(3):80-82,96
防疫一直未被纳入灾害教育的重要内容,后疫情时代需要重新定位。防疫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社会的总动员。就学校教育而言,需要国家进行"大、中、小、幼"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在社区层面,可以考虑研制面向全民的、普及性的社区防疫课程;家庭在本次防疫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父母成了亲职和亲子防疫教育的关键人物;个体的自我教育也是防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