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郑子瑜因其早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讲授中国修辞学变迁的学术经历及其后的中国修辞学史研究,受到中国学术界的崇敬。但修辞学史家的学术身份遮蔽了郑氏卓有精见的另一面:修辞诗学研究。本文作者以郑子瑜寄赠的《诗论与诗纪》为例,兼及国内学术刊物发表的郑子瑜部分论文,指出郑氏的修辞诗学研究不应该被忽视,阐释修辞学和诗学互相纠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23.
正主持人话语:巴赫金曾言辞激烈地批评"纯语言学"的小说修辞研究,倡导"超语言学"的修辞研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同样表示描述词语的文本功能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语言学,需要使用"超语言学"方法。广义修辞学关注上述批评的合理成分,同时理性看待"纯语言学"修辞研究的价值,在"纯语言学"和"超语言学"之间寻找平衡的支点,广义修辞学视野中的文学修辞研究部分地体现上述思路。  相似文献   
24.
主持人语:中国修辞学科的形象重建,需要全球视野,拒绝学术孤岛上的自言自语。域外的文献资源和思想资源,可以提供角度不同的研究框架和方法,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修辞学研究对域外理论的依附。本期发表的一组文章,意在倡导中国修辞学研究借鉴域外同类研究的学术智慧,同时保持理论的清醒:中国立场和中国话语,决定中国文化软实力竞争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从隐喻研究看认知语言学、修辞学和语用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启发》分析国内外各相关学科隐喻研究的优长得失,及其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关系,从中可见各学科研究目标、理论范式、对隐喻的观察角度和解释层次。  相似文献   
25.
修辞观论争,出自不同的学术立场和专业背景.尊重修辞观论争中不同的话语权,即尊重思想的"在场"和学术对话的平等规则.理念层面的修辞观付诸学术操作,进入一定的研究模式.作为研究模式的直接现实——研究成果,既是学术生产链的终端,也是学术传播链的起点.研究模式只是产生最终结果的一种可能性,研究成果才是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真实形态.  相似文献   
26.
主持人语:多层级学术共同体构建的修辞学科大生态,涌动着相关学科的思想能量,也向相关学科输入修辞学的思想能量,《中国修辞学:学科之问和学术之问》围绕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追问学术逻辑;《新世纪以来中国修辞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论》和《跨学科视野下的修辞研究——以2013年度CSSCI来源期刊为考察对象》,一  相似文献   
27.
作为文学存在形式的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以语言获取存在形式的文学,也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结构反映人所认识的世界的结构,因此,体现人和世界的审美关系的文学,在文本组织形式上往往带有语言结构的烙印;语言的线性特征为文学的线性叙述提供了基础,同时也迫使作家进行挣脱线性叙事,走向审美自由的尝试;语言的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对应了文学作品诗意功能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效应,对此,索绪尔的发现和雅克布逊的阐发同样是建设性的  相似文献   
28.
主持人的话:中国文化传统中沉积着丰富的修辞话语资源和思想资源,本期发表的一组文章,有微观分析,有宏观把握,从不同的视点重返文化记忆中的修辞经验:《〈春秋〉笔法:句义成分关联与限定成分增添示褒贬》运用数量统计、表述比对等方法,系统地描写  相似文献   
29.
修辞学大视野:开放性策划和开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很多修辞学研究者,修辞观各不相同,但是对一个学术事实的认识,基本上趋同:修辞学,无论是本土学脉,还是域外资源,都很难拒绝交叉学科的学术面貌--这也是"修辞学大视野"栏目策划的认识基点.  相似文献   
30.
主持人语:修辞学科"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为什么这样研究",涉及修辞观、学科理念、学术研究的科学性、方法论、研究主体的执行力,以及学术生产的运作机制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和学术话题,本期推出的修辞学科观察与思考(一)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召唤。期待更为广泛的学术参与。《广义修辞学:研究的语言单位、方法和领域》阐明广义修辞学适应修辞学的交叉学科本质、话语材料的性质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