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发生了变化,有可能产生增根.因此,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下面介绍分式方程验根的五种方法.一、直接验根法将解得的根代入原方程,若左边等于右边,则此根为原方程的根,否则为原方程的增根.例1解方程x4--3x-1=x-14.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4)  相似文献   
82.
新年、新春、新景象,祝福朋友皆安康.逢年过节,用手机、电脑发短信祝福成了时尚.除夕夜.我的手机短信接连不断.读着远方朋友的真挚祝福.我发现短信里隐含着很多数学知识.数学是交流的语言.尤其是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用得最多.如:(1)一斤花生二斤枣,好运经常跟你跑;三斤苹果四斤梨,吉祥和你不分离;五斤橘子六斤桃.年年招财又进宝;七斤葡萄八斤橙.愿你心想事就成;九斤杧果十斤瓜.  相似文献   
83.
群狮围猎     
狮子捕猎时爱采用集体作战的战术:每当发现猎物后,先围成一个大包围圈儿,然后再慢慢地缩小包围圈儿,最后聚拢到一起捕获猎物,成功后便一起分享胜利果实。一天,一群狮子发现一头小羚羊正在草原上吃草,这是一头特别肥嫩的小羚羊,狮子们见后,全都滴下了馋涎。心想:这是多么肥嫩的一头小羚羊啊,若是让我独自享用,一定能很好地饱餐一顿,但现在有这么多伙伴围捕这么一头小羚羊,就是捕获之后能轮到自己吃几口呢?不,我应该独自捕获后独自享用,决不能让其它伙伴分享。狮子们这么想定之后,全都奋力扑向了小羚羊,可是就在冲在最前边的第一头狮子刚紧随…  相似文献   
84.
科学共同体中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也可称为笑话,部分确有其事,有些则是弟子们、同事们编造的,这些故事往往与科学家的具体专业有密切的联系,圈内人把它们视为某种幽默,国外人则觉其平淡无味,有时甚至莫名其妙,当然,在科学以外的领域,科学家也十足地“迟钝”,给世人的感觉是没有幽默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5.
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难点.初学时,一些同学总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搞清"去分母"的来龙去脉,没有理解"去分母"的实质.相信同学们弄清楚下面六个有关"去分母"的问题之后,再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时就会大大降低出错率.  相似文献   
86.
巧取夜光杯     
上个世纪50年代,某国政府高级代表团应邀访问我国.当晚,我国有关部门举行豪华的宴会,为其接风洗尘.宴会上除了丰盛的美味佳肴外,还有"国酒"茅台,而饮酒用的酒具是"老古董"夜光杯,也就是唐代诗人王翰在其《凉州词》一诗中所写的"葡萄美酒夜光杯"诗句中的夜光杯,足见其稀罕与珍贵.  相似文献   
87.
方程是用等号连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不等式是用不等号连接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表面上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其实两者的关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和谐.相反,很多时候若将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相互比照,则会给解题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
无论是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还是中国的赵爽利用弦图证明勾股定理,都用到了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著名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其巨著《几何原本》中给出了勾股定理的一个证明,就用到了图形面积  相似文献   
89.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的凶手往往狡诈异常。比如,日本著名侦探小说《猫知道》里.罪犯是个医务人员。她知道牙齿与年龄、性别等特征有关系.因此她在作案以后。故意对死者的牙齿做手脚。企图把侦查人员引入歧途.诸如此类手法。让警察头疼不已.  相似文献   
90.
钟没有停     
小严做完课外作业,抬头看了看钟,已是晚上七点多钟.他丝毫没有倦意,又精神抖擞地钻研起老师今天出的一道数学思考题.困难确实不少,但他并没有被吓倒,经过反复分析、思索,最后终于解出了这道难题.放下笔,小严又习惯地抬起头看了一下钟.他一愣:“怎么了,钟停了?”小严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瞧,这才发现是自己看错了.原来在这个多小时里,钟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恰巧对调了一下.刚才没看仔细,还以为是钟停了呢! 你能不能根据上述情况告诉我们:小严解这道题花了多少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时候做完? 本题实际是一道“表针对调问题”,据说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也做过此类题目.根据题意可知,小严解这道题花了一个多小时.而小严开始做题的时间在7点到8点之间,因此小严做完这道难题可能在8点到9点之间,也可能在9点到10点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