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上海老城厢里的小学,很多历史都不短,以推行个性教育闻名的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创办于清光绪年间(1906年),原名私立西成小学,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市立并附设幼稚园。在我们的印象里,私立学校办学相对灵活,公办学校往往为教育主管机构所指挥,整齐有余而个性欠缺,当时的西成小学又会是怎么一番面貌呢?  相似文献   
52.
与国外相比,我国学校性别比失衡并不是在学生之中,而是在教师身上。最近,市八中学举办男子实验班的计划已经得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而类似改变原来男女同校、回归男女分校模式的案例也并不鲜见。既有大学兴办淑女课程,建立女子学院,又有广东珠海女子中学在去年开始报名。这所以"因性施  相似文献   
53.
1874年的一天,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陀在报上写了一篇短文,该文本来是写给当时在上海的外国人看的——据麦华陀说,他突然有了个想法,倡议他们应该协助华人建立一所中学,以使得华人能更好地了解世界。这个提议在西方官方反应平平,却得到了在华洋行的支持,最热烈的响应来自于李鸿章及徐寿、徐  相似文献   
54.
我坚持室外晨练打太极拳已20多年了。退休后则天天晨练,从不间断。晨练不仅使我身体好、精神爽,而且像伤风、感冒等季节性疾病从不沾身。多年不见面的老同志见了我说“:你比上班时都精神。”这期间我也多次在各种媒体上见到、听到“晨练有害”的报道,但我一直没动心,没受到干扰,这是因为:1清晨室外空气新鲜、洁净、凉爽,一觉醒来到室外进行晨练是最好的时机。特别是伴着悠扬、欢快的乐曲,把几套太极拳打下来,真是神清气爽、精神愉悦,回家吃早饭都有滋有味。古往今来多少人这样坚持着、享受着晨练带来的乐趣和健康的体魄。有道是“一年之计在…  相似文献   
55.
《理论力学》是工科学生所遇到的第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也是工科其他课程的力学基础课程,开设一些教学实验对于理论教学的支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动手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理论力学》课程共开设了4个实验,8个学时的实验教学,本文介绍动力学实验:简支粱的模态测试。  相似文献   
56.
教育部自2010年提出“双创”教育后,为了增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于2014年开始又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部署。在以上国家发展战略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专业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特别是完善和革新实验实践教学部分,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上问题已成为新的国家战略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结合我们专业所进行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和建设,对于如何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提出一些建议和探讨,以供相关高校借鉴。  相似文献   
57.
《理论力学》是工科学生所遇到的第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也是工科其他课程的力学基础课程,开展一些教学实验对于理论教学的支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动手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理论力学》课程共开设了4个实验,8个学时的实验教学,本文介绍动力学实验:轴承动反力测量。  相似文献   
58.
李廷翰是谁?他是一百年前上海万竹小学的校长,留下《贫民教育谭》等文章,讲了几句诸如"小学校实之为国家之基础""国之富强,不在于少数之特别人才,而在于多数之普通国民""养成健智之国民,培养国家之元气"之类有关教育的话。当然,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很多有关教育的话。"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算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句。  相似文献   
59.
赵玉成 《上海教育》2011,(11):62-64
上海的外滩被称为万国建筑展览馆,上海以前的教育大概也可以被称为"万国教育展览馆"。在那个屈辱的年代,各方人士不管私塾遗老、革命青年、洋务大臣、爱国士绅或者哪国的洋人,只要你办得下去,都可以挂个牌子在上海这个十里洋场开所学校。当然,大浪淘沙,最终留存下来的学校都各有特色。无怪乎今天我们看来,上海的老学校是如此的多姿多彩了。  相似文献   
60.
赵玉成 《上海教育》2012,(36):54-56
在上海诸多老校中,教会学校无疑占据了相当数量。比如今天的时代中学,作为上海市区唯一的一所公办寄宿制初中,谁能想到它的前身是一所由天主教所办的著名中学——圣芳济中学的总校。在这样一个充满浓郁西方天主教氛围的校名下,当年的圣芳济究境是怎样在中国办教育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