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主题和目标。笔者从公共关系教育的内部沟通、对外传播、关系协调和育人为本等方面,论述了公共关系在增加组织凝聚力、实现社会公平、化解矛盾与冲突中的作用,有力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2.
33.
在现代科技文明的作用下,媒介变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视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视觉文化的影响已遍布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日益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存方式。视觉文化产业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对视觉文化诸多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地受到社会学界、文艺界、教育界、哲学界以及传播学界的高度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贫困生”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帮困助学工作走上高校工作的前台。帮困助学工作事关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事关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责任和义务,增强育人成才的效应。  相似文献   
35.
谱写和谐校园新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中小学推行的素质教育是培养未来建设和谐社会人才的基础,他们的素质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创建和谐校园,提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小学广大师生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合力谱写和谐校园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6.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创新了人的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融合的有效途径。高校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支持学生个性发展,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7.
邓小平德育观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邓小平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邓小平德育观不仅科学地阐明了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本看法,而且在德育战略、地位、目标实效、队伍、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上,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学德育观,为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德育理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邓小平德育观来自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现实的指导作用,对当前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价值导向与道德原则,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赋予新的内涵,高校弘扬集体主义应有新的视角,开拓集体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才能适应大学生个体与集体和谐发展的成长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9.
公平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立与形成公平公正的德育考评机制,对于科学考评学生思想品德、构建和谐的评价氛围、健全德育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0.
实践"三个代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六大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