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第一次下田     
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这次习作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2005年6月20日晴在我们家门口的这条街道上有许多户人家养了鸟。伯父就养了两只,可他养的鸟是两只寂寞的笼中之鸟,而邻居王叔叔养的却是一只欢快的鸟。伯父的那两只鸟一直关在笼子里而且又放在房里。也许是伯父他们太喜欢这两只鸟了,一天去看两次或三次,不是看它们的食物够不够  相似文献   
13.
羞女山     
语文园地一习作要求: 在和同学互相介绍家乡的景物时,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启发。比如:有的同学观察得特别仔细,能说出景物的特点;有的同学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得很清楚,还有的同学充分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的时候注意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如果对其他地方的景物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写。  相似文献   
14.
    
(一)喂蚕 来到哥哥家,我看见一个盒子里装着很多虫子,吓得我大叫起来:“哇!虫子!虫子!”哥哥笑眯眯地走过来说:“不要怕,这是蚕,不会咬人的。”哦,原来这就是蚕,记得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这次终于见到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通过声色传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一、声色传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赫尔巴特语)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起强大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其积极地去探索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学生把学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灰雀》是一篇老课文,讲述了列宁、灰雀和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小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中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  相似文献   
17.
邹席 《湖南教育》2009,(10):37-37
案例一: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 师:春天这么美,让我们再次走进春天,当一回小诗人,去赞美春天。(出示各种春景图,让学生欣赏)  相似文献   
18.
一天晚上,我坐在特制的宇宙飞船上,在宇宙中参观美丽的银河系。忽然,我发现英仙座西北方向有一个黑灰色的星球。它又圆又小,我决定到那儿去看看。飞船着陆了。我看到远处有一座城堡,便准备朝那个方向走去。这时,飞碟上的小电脑用清脆的声音对我说:“小主人,不能进那座城堡!”可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不听小电脑的劝告,独自探险去了。我来到城门口,看见城墙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国倒颠。“这字怪有意思的!”我一边想,一边走进城门。那里的人们穿着打扮和我差不多,大街小巷热闹非凡。那里环境十分美丽,到处绿树成荫,花儿万紫千红,江水清澈…  相似文献   
19.
邹席 《教师》2011,(2):68-69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旨在让儿童学会生活、热爱生活。"道德就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学生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人,仅靠一次考试是表现不出来的,而是需要我们把学生平时的点点滴滴的表现综合起来看待,全面客观地进行审视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邹席 《教师》2008,(11):25-26
多媒体通过声色传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