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1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81.
虚拟现实系统中,虚拟场景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使虚拟场景更加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在场景中要模拟诸如云、雨、雪、烟雾等自然现象,这些自然景物的模拟直接关系到虚拟现实系统中人机界面的构成,也更直接影响到该系统整体功能的实现。为了实现对雨天的模拟,通过对OGRE粒子系统原理以及粒子脚本语言和材质脚本语言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OGRE粒子系统的雨天模拟方法,在该图像渲染引擎下实现了下雨天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关注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稳就业"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这为各地做好疫情防控中的就业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就业是民生之首,关乎小家、涉及大家、影响国家。来自权威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拥有适龄劳动者约9亿,其中就业人员就多达7亿。盘子不小,压力山大。因此,"稳就业"既是稳民生、稳信心,也是稳经济、稳预期。  相似文献   
8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小学深入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84.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平台,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转制地方高校要以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为导向,以行业特色为突破口,拓展学科优势和特色,加强学科建设,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进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5.
高校开展早操活动,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本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采用excel数据分析法,对辽宁大学大一、大二在校本科生早操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早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提高认识水平、构建早操文化、丰富早操形式、完善管理制度、构建硬件平台五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6.
在高三数学复习时,我们惊喜地发现,借助于直线这一简单的几何图形,可以巧妙地解决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中的一系列问题,这种解法不但新颖,而且比通常方法更简捷,更具数学美感。一巧解等差数列通项问题由等差  相似文献   
87.
大学知识格局中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人文素质教育指导我们该如何做人。人文素质教育使人们了解到人类的文明是怎样产生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组织和发展的;使人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88.
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等教育面临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但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科研能力,高校需要大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从多个方面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9.
郑旭  董作超 《茂名学院学报》2011,21(2):40-42,46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创新。土木专业为实现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从导师制的优势、意义、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得出了可行的结论,旨在通过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配合辅导员制,完善"双师制"的教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注重“教”逐渐转向注重“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过程的假设为基础,探讨在大学生群体结构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学业准备与学业收获的关系,分析人际互动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采用整群抽样对某大学48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业准备情况整体良好,但是学习态度的准备水平不高;学业准备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的人际互动、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收获;学业准备通过人际互动、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收获,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