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8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近年来,在政府颁布的有关教育的文件或政策中,教育公平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工作方针之一便是促进公平,强调指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也以同在蓝天下——怎么看教育公平作为专题进行理论解读。在各种重要的场合,党政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强调教育公平于国于民  相似文献   
62.
独立学院在校生自主创业意愿较高,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比较强烈,其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流向———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高素质、具备较高创业素质的人才。独立学院要创建自己的品牌,成为一流民办大学,创业教育是必由之路。创业教育对于独立学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3.
科举制凭借制度文明这一中介,对中国漫长的帝制社会乃至当代社会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时光的推移,科举对中国社会的有些影响已逐渐减弱,有些方面则可能更加突出,但其对中国社会乃至人类历史的影响已定格成永恒。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发展进程中,都必须正视科举的影响。唯有如此,才可能去芜存菁,使我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64.
美国社会维权系统为高校招生提供了较为公平的外部环境,使其可以围绕科学选才进行制度设计。对考生进行合理的综合评价是高校招生制度走向科学选才的方向。当招生制度需要由自身的制度设计维护公平时,其选才的科学性会受到限制。因此,我国高校招生制度要提高科学性,须提高司法程序的刚性,完善法律法规,增强社会维权系统对公平的维护能力。  相似文献   
65.
浅议高考改革新方案的综合素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是高考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虽然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录取是"软挂钩",但这一改革毕竟是多年来以分数为唯一录取标准的高考迈出的"破冰"之旅,因此成为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教育工作者应以此为契机,推动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化,并合理利用综合素质评价的引导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6.
高考“替人受过”:现象及其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考弊端的越发显现,引发的争议也越发激烈.许多人除诟病高考自身弊端外,还情绪化地将诸多与高考无关的教育和社会弊端也"追根溯源"到其处,高考因此承受着不公正对待.高考之所以"替人受过",乃因其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重大的社会影响,并因此备受关注.而高考受关注的背后,则折射出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影响,以及复杂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67.
中国自古就十分注重以考试选才,考试在当今中国也被广泛使用,尤其是高考制度,具有广泛而重大的社会影响.古代科举与当今高考的考试后效都十分明显——在做出巨大社会贡献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具有重大消极影响的弊端.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古代科举与当今高考为例,尝试对大规模高利害考试的利害分布及其产生的负面后效做初步研究.科举与高考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负面后效,其根源在于利害与风险的高集中性,承载着过重的责任与重负.根治负面后效的最有效措施莫过于分散其利害的高集中性,将其评价功能和利益分配机制予以疏散,对人才实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8.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 ,是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调整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就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具有很大的难度和重大的影响。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调整既不能只追求“考试公平”,也不能完全倒向“区域公平”,只能在兼顾二者的同时 ,求取相对公平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69.
美国大学采行的招生办法是典型的“多样化招生”,其大学招生制度具有“标准多元、综合评价、自主招生”等特征。其中,标准化考试分数是美国大学近百年录取新生深为倚重的“黄金罗盘”,并且一直是颇有影响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指标体系的“座上客”。但标准化考试在美国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近二十年来,美国越来越多的大学进行了“可免试入学”改革尝试,标准化考试成绩不再是必须提交的申请材料。实行这一改革主要基于两点理由:标准化考试成绩对预测大学学业成绩效果甚微;标准化考试强化了社会不平等。改革实践表明,“可免试入学”有助于大学招录对象构成成分的多样、学术能力更强的学生。美国关于大规模标准化统一考试的反省与破除统考迷信的改革尝试,给我们提供了可贵的启示。我国高考制度要发挥良性的教育与社会功能,必须打破“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桎梏,推动人才评价多元化与招生录取多样化改革。  相似文献   
70.
科举是一个统治者以权力、地位、名誉、金钱等各种社会稀有资源为诱饵而设定的圈套,民众在竞争社会资源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通过自南宋至晚清的年均人口数和进士年均登科数的对比,认为科举的“量累”归根结底是由人口的增长引起。但是,与人口剧增给选举所带来的绝对压力相比,因报考人数在总人口中比重的增加所导致的对选举的相对压力,更能反映出科举的“量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