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8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科举是一个统治者以权力、地位、名誉、金钱等各种社会稀有资源为诱饵而设定的圈套,民众在竞争社会资源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通过自南宋至晚清的年均人口数和进士年均登科数的对比,认为科举的“量累”归根结底是由人口的增长引起。但是,与人口剧增给选举所带来的绝对压力相比,因报考人数在总人口中比重的增加所导致的对选举的相对压力,更能反映出科举的“量累”。  相似文献   
72.
中国自古就十分注重以考试选才,考试在当今中国也被广泛使用,尤其是高考制度,具有广泛而重大的社会影响.古代科举与当今高考的考试后效都十分明显——在做出巨大社会贡献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具有重大消极影响的弊端.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古代科举与当今高考为例,尝试对大规模高利害考试的利害分布及其产生的负面后效做初步研究.科举与高考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负面后效,其根源在于利害与风险的高集中性,承载着过重的责任与重负.根治负面后效的最有效措施莫过于分散其利害的高集中性,将其评价功能和利益分配机制予以疏散,对人才实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3.
观照科举与自考这两种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关系的考试制度 ,可以使我们鉴古知今。古代科举是其创立之前数千年各朝探索人才选拔机制的结果 ,这一结果对当代自考的创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科举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则为自考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4.
75.
观照科举与自考这两种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关系的考试制度,可以使我们鉴古知今。古代科举是其创立之前数千年各朝探索人才选拔机制的结果,这一结果对当代自考的创立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科举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则为自考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6.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灿烂的文化。有些文化不留痕迹,无从考寻;有些文化,辗转曲回,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内发原生的,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7.
美国社会维权系统为高校招生提供了较为公平的外部环境,使其可以围绕科学选才进行制度设计。对考生进行合理的综合评价是高校招生制度走向科学选才的方向。当招生制度需要由自身的制度设计维护公平时,其选才的科学性会受到限制。因此,我国高校招生制度要提高科学性,须提高司法程序的刚性,完善法律法规,增强社会维权系统对公平的维护能力。  相似文献   
78.
浅议高考改革新方案的综合素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是高考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虽然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录取是"软挂钩",但这一改革毕竟是多年来以分数为唯一录取标准的高考迈出的"破冰"之旅,因此成为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教育工作者应以此为契机,推动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化,并合理利用综合素质评价的引导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9.
高考“替人受过”:现象及其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考弊端的越发显现,引发的争议也越发激烈.许多人除诟病高考自身弊端外,还情绪化地将诸多与高考无关的教育和社会弊端也"追根溯源"到其处,高考因此承受着不公正对待.高考之所以"替人受过",乃因其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重大的社会影响,并因此备受关注.而高考受关注的背后,则折射出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影响,以及复杂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80.
自学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几年自学考试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心之一,与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由于自学考试具有开放性与权威性相结合,耗资少、效益高、机制活等特点,符合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特殊国情,实行考教职责分离,有利于把住质量关,因此,自学考试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