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5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李超同学: 你的两篇小小说习作编辑部已转给我了。你在信中说:“不知怎样才能写出引入深思的小小说来”。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在初学写作者中倒是很有普遍性代表性。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你的习作《丢人》,掌握了小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规律,即摄取生活中的一个镜头,选取一个片断,主题也很鲜明,通过一个学生不认父亲而表现了一种虚荣心。但这篇习作没有艺术感染力,打动不了人,原因何在?一是取材一般化。这样的事例现在有,在我读中学的六十年代也曾见过,因此觉  相似文献   
22.
新闻照片上的造型是瞬间形象,采访者通过拍摄转瞬即逝的形象传播新闻。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女记者珍妮特·诺特拍摄的突发性新闻照片《“挑战者”号爆炸》,以高超的技巧,及时捕捉了女宇航员麦考利夫的父母弟妹四人在“挑战者”号爆炸前不久,指挥部突然宣布机体运转异常时的各自表情的瞬间变化;父母得意的笑容还未来得及收敛;年少的弟弟只顾高兴,并未听得那么认真,看得却那么仔细;母亲本来就为女  相似文献   
23.
把握好视点     
所谓“视点”,就是以什么人称,用什么眼光去观察、叙述、体验、解释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以及一切涉及到的内容。视点取得恰当,就等于小小说有了一个好的突破口,有了一个好角度,有利于作品的展开,人物的刻划;视点前后一致,作品展开的情节就能更好地为读者理解。如果不知道运用视点,或者视点混乱,作品必然枝蔓纷杂,拉长篇幅,人物个性不突出,对人物品评失去一致标准。可以说,把握好视点,也是小小说创作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一讲到蒙太奇,人们立刻会想到电影,似乎小小说与它绝缘。其实,蒙太奇和小小说早已成了“亲家”。把电影艺术的这种特有的艺术手段借用到小小说创作中,已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结构方式,许多作者在创作时常常追求这种蒙太奇的艺术效果。何谓蒙太奇?这是电影艺术上的一个术语。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意为构成、装配。用于电影电视。指对镜头的组合、分切技巧。又称“电影文法”,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一部电影是由若干个镜头组接起来的。但在制作过程中,又必  相似文献   
25.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些通讯员中稿率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新闻线索,用通俗的话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的通讯员抓新闻线索把精力放在上边,看上头有什么文件、讲话,报社有什么提示,不注意从身边发现新闻线索。其实,大量的新闻线索发生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可以捕捉到许多“活鱼”,这正是基层通讯员搞报道的优势。例如今年暑假中的一段时间,我参加了海南省的招生录取工作,在工作之余,我采写了一系列稿件,就是通过耳闻目睹思考比较得来的。一天中午在饭桌旁,档案组的老许与我扯谈讲到西安集学院的一位招生人员来海南时熟人托带了五张条子,可来录取场一看,采用电脑投档,分数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在新闻园地里读者来信这朵花越开越盛。历年评选的全国好新闻,读者来信都占有一定比重。安岗同志说:“研究读者,第一位重要应研究读者的来信。”读者来信在报纸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7.
最近,穆青同志提出写实录性新闻的口号,可以预料,这将给我国的新闻写作带来一场新的变革,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何谓实录性新闻?面对新闻园地里这一朵新花,还没有人给她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按笔者所见,实录性新闻是:生活中有什么典型镜头,我们就拍摄什么,群众说什么,我们就写什么,经过作者的加工、剪辑,真实客观记录生活的一种文体。现在这一新新闻体像三月的春笋破土而出深受群众喜爱。本文就实录性新闻的写作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8.
宇恩、清濂同志: 刚刚开学,就接到《新闻与写作》编辑部转来你们的来信和习作。读后,我觉得有一点是值得坚持和肯定的,就是你们通过对小小说基本知识的学习,“开始搜索生活中‘闪光’的一刻和值得人们思索的瞬间”。有些业余作者,一提写小小说,就想从纵的方面写人的历史。写事件,则从头写起,不仅篇幅写得长,也失去了小小说的特色,你们注  相似文献   
29.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总是要通过形象的刻划,对社会生活的描述,告诉读者一个道理或一个观点。怎样使这个道理或观点为读者所接受,并能从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其表现手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明明白白,“一杆子到底”,也可以“曲径通幽”,给读者以思考、咀嚼的余地。以“短”为主要特征的小小说,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创作出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就更需要采用含蓄的表现方法。所谓含蓄,就是要把饱满的感受,深刻的思想,明朗的文字,不形诸笔墨,展开在语言之外,  相似文献   
30.
“好,就这样,懂了吗?”董老师给张志远讲完最后一道古文翻译题,便站起来。“董老师,就要走吗?”坐在一旁打毛线的志远妈问道。每次董老师来家里辅导,一讲完便走,有时连茶也没喝一口。这回,董老师站起来,又坐下,手摸着胡茬,象有什么话要说。董老师欲言又止的样子,志远妈立刻就觉察到了,赶紧问:“志远在学校出,出……”“不,不。”董老师吞吞吐吐地说:“我是想,想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