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1.
纳西族东巴文化具有神灵性,有着浓郁的神灵色彩,作为东巴文化因子的纳西族武术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神灵性的烙印。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地域文化理论,从人类文化学的视角对纳西族武术文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纳西族武术文化丰富多彩,是纳西族东巴文化表现神灵观念的主要手段。其形成的基础是纳西族的尚武传统,而频繁的战事是纳西族神灵性武术文化形成的根本。  相似文献   
62.
以地域文化的研究视角,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宏观层面构建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立"字研究模式:按照文化区、研究内容及影响因子划分中国地域武术文化区和亚区;以文化为侧重点梳理本地域武术文化的内容;遵循技术反映文化,文化影响技术的原则对典型拳种进行个案研究;归纳和概括本地域具有代表性的武术文化现象和特征;运用地理环境的理论分析影响地域武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63.
对于作业设计,教师常常随意而为之,由此可见,教师对如何开发与利用作业资源,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数学观念等研究还不够。我认为,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应该突出体现以下几种策略。一、"偷梁换柱":从平铺直叙到情境创设  相似文献   
64.
从地域文化学视角透视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以地域文化为研究视角,分析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现状。提出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策略:合理划分“武术文化圈”、正确把握“武术文化丛”,重点研究武术文化特质;从武术的地域分布特征和武术文化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两方面立论,确保地域武术文化的可持续性研究。  相似文献   
65.
中国太极拳健康文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禹  姜娟 《中华武术》2005,(10):40-43
本文研究的是太极拳的“健康文化”。我们认为太极拳运动的“健康”包含了“健身”“健心”“养生”三个层次。因此,我们对课题的把握,一是抓住“健康”,二是紧扣“文化”,三是建立“系统”。目前没有人以“健康文化”为研究的切人点,也没有人建立了“太极拳健康文化系统”。我们的研究是奠基性的,它不仅可供有条件进行相当规模的科学测试做参考,而且它将同时给21世纪的太极拳运动带来有序的理性思考及对这份民族健康文化更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长拳、太极拳理论中有关7个儒家思想范畴内容的比较分析,发现有6个范畴的论述相似。不同的是,太极拳理论深受周敦颐、朱熹学说的影响,颇具儒学文化色彩;而长拳理论较多地吸收了张载的学术思想,与现代唯物辩证法相贴近。  相似文献   
67.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40年评鉴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为标志,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已走过40年的历程。总结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评说,重要的是为了借鉴与发展。因此,本文在参阅这一阶段大量的赛事报道、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和思考,写出我们的报告,以期达到回顾历...  相似文献   
68.
文章从文化和教育的角度,提出利用武术资源,以中国武术的一个著名拳种为范例建设中国太极拳博物馆的倡议,并论证和策划了该博物馆的选址方案、展厅方案、表现方式、分步实施和管理等操作层面上的重要问题,为开创武术文化风景线,倡导以拳种博物馆的形式展示各地域武术文化特色与精髓做了探索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69.
"公共服务"并非现代专有,亦非西方专属。在民族危机深重、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武术公共服务已初露端倪。借鉴公共服务的视野与理论,试从公共服务的理念、供给主体与客体及其性质、供给服务的内容、形式及传递服务的组织实施等几个方面对民国时期著名的武术社团组织精武体育会的公共服务实践展开探讨。以期在抛砖引玉,希冀引起学界关注武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研究,以及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历史的掘探。  相似文献   
7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调查、比较等方法,对甘肃境内内武术文化的地域分布特征及典型拳种的地域风格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甘肃“西枪东棍”农牧两分的地域分布特征,是由于历史时期的甘肃地处农牧交汇地带,受农牧两种生产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以八门拳、天启棍、壳子棍为代表的本土武术拳种较好的保留了古代武术元素,呈现出原始、古朴的地域风格特征,是由于历史时期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落后的交通条件、封建保守思想、及经济落后等原因阻隔了武术间的交流与传播,形成武术的封闭性,其原有的传统、质朴的风貌得以保存。为中国鲜明的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提供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