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钟琼 《现代语文》2013,(11):93-95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入学时语文水平不同,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差别非常大。针对中专生基础相对薄弱而又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将语文教学更好地与专业课衔接起来,在有限的课时内增加语文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中职语文课有必要实施立体交互式分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2.
钟琼 《现代语文》2014,(9):76-78
现代教育提倡注重人的发展,然而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在高考或中考中失利,甚至是辍学后回头的学生。基础差、底子簿、对学习缺乏兴趣,是当代中职学生的普遍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无疑是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3.
文章主要对超声波透射法的原理及PSD判据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对PSD判据法的深入研究,改进了对桩身完整性的判断准确度。该文首先概述了超声波的原理及其测试方法,然后在工程实例中用PSD判据法对基桩完整性进行评定。通过工程实例,得出用PSD判据法判断桩身质量的简便性、准确性和专业性。  相似文献   
74.
网络出版及其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5.
钟琼 《云南图书馆》1999,(4):14-15,29
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就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76.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由于聋生学习时注意力不易集中,感性认识贫乏,思维直观、具体、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给学习数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学习兴趣不高。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创造直观情境,激发聋生的学习热情,在完成直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对聋生进行必要的抽象思维,这是摆在特教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根据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充分利用聋生的视觉功能,大量运用实物教具进行教学正常儿童在学前通过游戏和玩耍就已取得数理逻辑经验,而聋童由于听觉及语…  相似文献   
77.
十运会女子100米栏冠军刘静的竞技状态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运动训练的目的就是使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佳绩,而使运动员比赛时的身体机能、比赛能力、技术水平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十运会女子100米栏冠军刘静赛前竞技状况调控的分析讨论,揭示了高水平运动员竞技状态调控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就体育院校传统的专选理论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而设计并实践的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主讲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成都体院体育系1993级、1994级、1996级、1997级田径专选理论课的实践研究,证明了新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效地改变体育院系学生普遍存在的重视专项技术学习,而忽视专选理论学习的状况,使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79.
创新教育开展得适当与否,可以从诺贝尔奖自身的特性找到衡量的标杆。与诺贝尔奖的特点和要求相对应,中国当代的创新教育应具有广泛性、先导性、原始性、科学性,它不只是面向少数人而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大众教育;它不仅仅是培养创造技能还是培养创新潜能的全面教育;它既是知识创造也是传承知识的全部教育;它是对既有文明的超越可又不能超越基本素质的全能教育。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