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提起牛,总会想起两个故事。一是韩国的。韩国有位官员曾微服私访来到乡间,见一农夫正在用两头牛耕地,便大声问道:“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好?”不料农夫没有回答,等到了地头,才小声附在官员的耳边说一句“:左边的那头更好。”官员挺费解,问“:你刚才为什么不大声告诉我?”农夫回答“:另一头就能从我的表情动作猜出我对它的评价,它虽然尽了全力但没得到好评,心里头准会难过……”那位官员听了,恍然大悟,愧极。一是印度的。有则成语叫“对牛弹琴”,我一直以为那就是真理。但最近看了一则来自印度的报道,才发现对牛弹琴不仅有用,而且还可提高牛的产奶量。这就是,只要你用琴声摹拟出小牛的叫声,奶牛就会因此而动情,致使产奶量大增。如此看来,对牛弹琴的关键是看你弹奏什么。细品这两则故事,虽然讲的都是人与牛的交往,但包含其间的道理却非常深刻。于是,我想起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哲理诗:“我小心翼翼地在她的心弦上寻找着可以和我共鸣的声音,找到了它,我也就得到了她。”真是妙极——找到它就能得到她,既然如此,何不“找”一下?同样的道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也应明白——与学生交往时,最能打动学生的是“理解”与“尊重”,最有说服力的是“关心”与“用心”。既然如此...  相似文献   
22.
星 期 四 下 午 ,我 刚 刚 走 进 教 室 ,班 长 李 玲 向 我 报 告 :“ 阳 老 师 ,罗 志 强 把 我 们 班新 装 上的 卷 帘 给拆 坏 了 !”这 个 恼 人的 消 息 ,激 起了 我 心 头的 怒 火 。这 可 是全 班58名同 学一 个 学 期拾 废 品 的战 果 ,此 时 又 恰 逢 骄 阳 似 火的 夏 日 ,而 这 个“ 破 坏 分 子 ”居 然敢 在 这个 节 骨 眼上 把 班 上好 不 容 易装 上 的 遮阳 卷 帘 给拆 坏 了 ,真 是吃 了 豹 子胆 。 在 众 人 的埋 怨 声 中,这个“肇 事 者 ”被 请 上了 讲 台 。讲 台上 放 着“ 罪 证”—— 被 他 …  相似文献   
23.
两节语文课     
前一段时间,我听了两节语文课,有一点感想,谈出来与同行探讨。一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的第十篇课文《冰花》。  相似文献   
24.
提起牛,总会想起两个故事。 一是韩国的。韩国有位官员曾微服私访来到乡间,见一农夫正在用两头牛耕地,便大声问道:“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好?”不料农夫没有回答,等到了地头,才小声附在官员的耳边说一句:“左边的那头更好。”官员挺费解,问:“你刚才为什么不大声告诉我?”农夫回答:“另一头就能从我的表情动作猜出我对它的评价,它虽然尽了全力但没得到好评,心里头准会难过……”那位官员听了,恍然大悟,愧极。  相似文献   
25.
提起牛,总会想起两个故事。一是韩国的。韩国有位官员曾微服私访来到乡间,见一农夫正在用两头牛耕地,便大声问道:“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好?”不料农夫没有回答,等到了地头,才小声附在官员的耳边说一句“:左边的那头更好。”官员挺费解,问“你刚才为什么不大声告诉我?”农夫回答:“另一头就能从我的表情动作猜出我对它的评价,它虽然尽了全力但没得到好评,心里头准会难过……”那位官员听了,恍然大悟,愧极。  相似文献   
26.
深入探索了电教媒体运用于语教学中的方法与奇效。  相似文献   
27.
把电教媒体引进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欢迎和喜爱。如何找准时机,恰到好处地运用电教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学功能,已成为值得广大教师探讨的问题,本人就此谈谈自已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8.
在我们班上,有两个男生,名字就差那么一点儿.一个叫刘冶,一个叫刘治.两个孩子名字虽然只有"一点"之差,但学习、生活上的表现却有"天壤"之别.刘冶学习刻苦,成绩名列前茅;乐于助人,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好评.刘治却是典型的淘气包,学习成绩总拖班级的后腿.我经常感叹:名字差一点,怎么做人竟会差别那么大!  相似文献   
29.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开好主题班会呢?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