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小学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以其鲜活的知识、生动的探究、奇妙的现象深受学生喜爱,是小学阶段最富有情趣的一门课程。科学课所学习或涉猎的内容,学生大都有表征性或前概念的知识储备,也是一门最适宜“放”的学科。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32.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教材是没有完美的,无论多么叫好的教材,也有其不足和瑕疵之处,比如内容的难易程度、针对性及编写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等方面都会或多或少有些欠缺.  相似文献   
33.
新课程改革几年来,课堂教学倍受关注,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就目前课堂教学的整体状况而言,还不容乐观,仍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现略举几例:  相似文献   
34.
本文涉及小学《自然》教材中有关地层的形成的演示实验,作者在和学生进行了反复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和教材的矛盾,认为教材中存在“疏漏和不足”。尽管本文中学生的一些说法不还缺乏科学性(如“砂子和黏土使这杯水的浮力增大了”),但他们不迷信权威的怀疑精神、勇于探究的精神却是值得张扬的。但本刊为了慎重起见,特地就这一问题向教材编写组请教,有关专家答复如下:“根据重力沉降的原理,密度大先沉下去,关键还要看是什么石头和砂子。也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我们自己也亲自做过这个实验,一般来说石头在下面,石头中间的夹缝和上面是砂子。”根据专家的意见,并经深入研究教材,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认为:本演示实验的重点并不在于小石子和砂子哪个先沉降到底,而在于不同的物体沉降后会发生分现象,这即可说明地层形成的原因;而如果要讨论二者到底哪个先沉降到底的问题,密度则是一个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本文作者使用的实验材料中砂子的密度应该比石子的密度大。相信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我们现将此文刊出,一则鼓励老师们面对科学问题时的质疑精神和探究精神,二则以期引起老师们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35.
陆启威 《辽宁教育》2014,(10):48-49
新课改以来,小学科学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根本标志在于从过去的注重知识的学习,到现在关注科学问题的探究。可以说,问题探究是科学课的核心价值和本质追求。但大多的科学探究普遍出现“失重”现象,亟需纠偏并走向平衡。一、课堂教学生动但不深刻同新课改之前的课堂比,如今的科学课堂的确生动得多。老师的教学很注重学生的求知心理,无论是实验的设计,还是活动的组织,都特别留心学生的兴趣取向,并顺着学生的心智要求,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36.
在钟灵毓秀的江南古镇,有一所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学校——江阴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她很年轻,刚刚走过3年的办学历程;她又很成熟,因为她继承了母校(江阴华士实验学校)90多年的文化血脉和优秀传统。该校对教师的人文管理颇具特色;对每一个教师,不论他的身份背景如何,学校都会倾注最大的关怀,关注教师成长,体贴教师生活,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用真挚的爱唤起教师奋斗的激情和创造的智慧。  相似文献   
37.
38.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学手段和方法也不断趋于丰富和艺术化,师生关系走上了前所未有的民主与和谐,这些都是新课改的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笔者耳闻目睹了一些发生在校园内的各种学生报复行为和暴力事件。此类事件有的发生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有的发生在学生和学生之间。既有行凶、抢劫、敲诈之类的恶劣事件,也有辱骂、破坏、搬弄是非之类纯属发泄私愤的恶作剧。前不久,我校就接连发生类似的事件:一位数学老师宿舍门窗上的玻璃在某天晚上被学生用砖头砸碎了,好几块砖头从窗外抛进老师的卧室,险些砸伤老师的头;同年级的一位老师的教科书竟莫名其妙地被学生用小刀划成碎片;几名高年级男生合伙敲诈低年级学生的钱物……纵观学生施暴的动因,主要有四种:首先是教师…  相似文献   
40.
下面是《燃烧与灭火》一课中关于“灭火”方法一段的教学实录,这段教学实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燃烧知识(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 师:通过研究我们知道燃烧需要可燃物、一定的温度和氧气三个条件。那么,这三个条件中如果缺少一个条件,燃烧还能进行吗?请你们用实例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