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早在90年代,江苏就率先进入素质教育的实施阶段。随着特长教育和特色建设的深入推进,许多学校结合实际,寻求自身优势,竭力打造自身特色。于是一些品牌学校和特色学校应运而生,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来,一些学校的素质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成果丰硕,特色鲜明,在全国及世界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影响力。但其间,也有一些学校反应迟钝,  相似文献   
52.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教材是没有完美的,无论多么叫好的教材,也有其不足和瑕疵之处,比如内容的难易程度、针对性及编写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等方面都会或多或少有些欠缺.  相似文献   
53.
54.
星石 《云南教育》2007,(11S):35-36
设计意图: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米饭和淀粉”中的教学内容。由于使用版本不同,且考虑到我们学校的科学教学实际,现将本单元中的“米饭的观察”和“淀粉的踪迹”这两课内容整合成“碘酒和淀粉”放在四年级进行教学。力图通过趣味性的实验悬疑点拨,  相似文献   
55.
一、新课导入师:首先请各小组的同学把材料袋打开,用两分钟的时间熟悉老师发给你们的材料。 (学生熟悉材料,老师巡视并提醒学生如有不认识的材料请举手示意) 师:好!请各组的同学用蜡烛点燃木条,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做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相似文献   
56.
一、教材分析本课为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属“电学”的第一课,也是这一单元中最基本的知识。后几课“导体和绝缘体”、“暗盒里的电路”等都是建立在本课知识基础上,以电路为凭借,用电路进行科学探究的。可见,学好本课知识,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对后续学习非常关键。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亮小电珠的多种方法,知道小电珠发光的原因,知道使小电珠发光的一般规律。教学难点是:把多个小电珠和电池连入电路的方法。当然,在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连接出串联、并联电路,也会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但考虑…  相似文献   
57.
境界一:“写生”刻画原型,寓情于景,在刻画中赋予鲜明的个性色彩。写生是绘画上的一种运用手法,它是对自然、事态、风物的刻画与描摹,近似原型的复制,但又不仅仅停留在纯粹的模仿上,而总会在描摹各种风物、事态的过程中能动地融入作者的主观倾向和鲜明的个性色彩,这就使得完成的作品既真切自然又形象生动,既再现原貌又有所拓展和延伸。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模仿,是模中有创,仿中出新,是一种能动的模仿,创造性的模仿。“写生”作为创新教育和创造性学习的起始阶段,即创新教育的第一重境界,它对创新的要求自然是最低的,在对原…  相似文献   
58.
小学自然在美国称为理科,是开掘学生创新潜能,训练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它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感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开阔的想象空间。为了充分开掘自然教材资源优势,有效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中应时刻注意“节外生枝”意境的营造。一、外延拓展,使认知“生活”化。自然教学提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了深化和拓宽对某一内容的认识,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相关素材,  相似文献   
59.
教材说明:《保护大自然》是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的最后一课。本课是这一单元内容的后续和总结。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破坏;大自然被破坏将使人受到惩罚等等,使学生体会到各种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增强自觉保护和美化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由此向学生进行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60.
近来,笔者在指导学生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有几个学生向我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上节课制取氧气时用的是排水法,为什么这节课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的却是排气法呢?”由于教材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因此问题一经提出,我顿时被问得哑口无言,一时竟不知作何解释。情急之下,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另一方面是给自己一个下台的机会。出乎意料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竟有10多个学生争着举手发表看法。以下便是探究这一问题的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