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男儿花     
陆启威 《福建教育》2005,(12A):56-56
曾经,我对小学教师是不屑一顾的,甚而有点鄙夷。然而命运却偏偏捉弄了我,让我毫无选择地当了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92.
新课程标准引发的新的科学教学理念是: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让科学课在知识的传递中洋溢着探究的激情,燃烧着智慧的火花。这是科学课独具魅力的特色,也是教学实践中的最大看点。本文以《水的净化》一课为例(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试从五个方面精解科学教学理念,诠释科学课堂的气韵和精彩。一、“旁征博引”、“微处求真”——关注细节研究,体悟知识真谛。对于本课“水的净化”——“过滤”这一环节,教材设计了对含有一定泥沙量的浑水进行过滤这一实验。由于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很少涉及到其他物质的过滤,这就容易使学生对过滤这一性质的理解过于狭…  相似文献   
93.
科学教材不是教学范本,更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而只是教学的凭借和依托。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参考,教师备课和教学的资源来自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网络媒体及广阔的社会生活。科学教师要善于依托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在教材内容上拓展延伸每一课的拓展延伸都是有针对性的,都是针对教材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的。如:《我国珍稀的动植物》一课,教材上列举了大熊猫、扬子鳄、金丝猴、黑颈鹤等几种我国稀有的动物,同时帮助学生认识了银杉、水杉等我国特有的珍贵植物。那是不是说我国珍稀的动植物就是课本上所列举的几种呢?当然不是,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94.
自然教学以周围的现实世界为认知对象和研究内容,作为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环境问题,理应成为自然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教学要在研究客观世界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态状况及环境问题,以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依据教材内容与环保知识联系与否及联系的程  相似文献   
95.
教学中常用到点拨 ,点拨之巧在于教者审时度势 ,灵活运用。期待时点拨———激趣学生有时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表现出急切的探求心态 ,这是学习兴趣产生的基础。教师若能施以点拨 ,定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拉开求知的动人序曲。一位教师在教学《大气压力》时 ,首先做了一个覆杯实验 (用纸板封住杯口 ,做满杯水倒立实验。)。正值学生对着这一“奇特”的实验满杯诧异之时 ,老师随即问道 :“纸板为什么不掉下来呢 ?杯里的水又为什么没流出来呢 ?”全班同学的目光一下子投向了老师 ,期待着老师讲清缘由 ,更盼望着自己能立刻一展身手 ,试上一…  相似文献   
96.
在合作、推理、讨论、调查等诸多探究方式中,实验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探究方式。课程标准科学教材的每篇课文都配置了大量的实验活动,旨在通过学生的自行实验从而完成探究过程,获得知识。对此,对每一课教学而言,实验效果如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关键。笔者就目前科学课实验教学现  相似文献   
97.
民办学校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支劲旅,她有着机制严谨,办学灵活的鲜明特点.弥补了我国公办学校的办学不足,承担了大批因诸多原因而无法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但是就近几年民办学校发展来看,情况不容乐观,这主要在于一些民办学校存在着自身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8.
设计意图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米饭和淀粉》中的教学内容。由于使用版本不同,且考虑到我们学校的综合课教学实际,现将本单元中的《米饭的观察》和《淀粉的踪迹》这两课内容整合成《碘酒和淀粉》一课放在四年级进行教学。力图通过趣味性的实验和悬疑点拨  相似文献   
99.
一、注重对学生科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例1]测量太阳高度。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能否独立地提出测量太阳高度的方案,能否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能否将自己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他人  相似文献   
100.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本课旨在以几种生物的特殊性能,联系到人类的生产及生活应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许多创造和发明均得益于生物的启示。教材出示的是一组相关的物体图片和文字说明,纯属知识性介绍,且泛泛而谈。学生虽能了解许多仿生学的例子,但由于没有亲历实践和研究而使得原有的认识过于粗糙和浅薄。基于此,本课特以蜂巢为例,通过对蜂巢的载重性能的研究,使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一次仿生学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在诸多实验细节的错败和处理中深刻把握事物的本质内涵。二、片断节选:蜂巢性能的研究师:请各组组长取出蜂巢,仔细观察蜂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