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4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102.
要探讨广播新闻的信息量,必须对广播新闻稿进行分析;换句话说,只有弄清广播新闻稿的信息量,才有助于弄清广播新闻的信息量。一、层次分析法古代学者王夫之在《周易外传·易系辞下传》中指出,凡文章均有“言”、“象”、“意”、“道”几层意思。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广播新闻稿是一个多层次的传输系统,新闻信息在广播新闻稿的传输系统中也有  相似文献   
103.
<正> 近年来对汉赋思想价值的探讨,进展较大,成果可喜;但就汉赋对现实的批判,尚未见到系统的专文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围绕这个问题,从汉赋对现实批刊的形式、批判的内容以及批判精神的形成等,陈述一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4.
论老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先秦诸子散文艺术漫谈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老子》这部哲学著作,在先秦诸子散文中,不仅以思想内容的深刻和独到著称,而且在艺术上也别具一格,大放异彩。它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叙事说理,趣味横生;运用语新意妙的句式,纵横排荡,豪放自如;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纡余委曲,贴切恰当。读之令人开卷忘食,寻绎不倦。  相似文献   
105.
汉赋在艺术表现方面有“虚、假、幻”的特征,对此历来颇有微词。虚构艺术,其实正是汉赋的一大特色,通过虚构人物,以假代真;虚张异类,托有于无;虚设幻境,寄托情感.虚实相生,有无互见,体现了汉赋描写艺术的独到之处,是特定历史时期作家们创造性劳动的结果,为后代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6.
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其所培养的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面临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挤压下的现代大学,如何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未来,使培养的人能够"和而不同",并能引领社会发展,根本上取决于大学是否坚持了科学发展思路,科学定位了人的发展目标。显然,不应把科学定位抽象化,使院校趋于同质,避免导致所培养的人无根化。  相似文献   
107.
传统的数据包监测间隔测量算法采用概率统计为基础的链接数配对方法,由于网络链接时间段,隐通道网络波动幅度大,监测时间间隔测量不准。提出一种C/S架构隐通道网络波动下基于有界抖动范围内均匀分布的数据包监测间隔测量算法,基于有界波动范围内均匀分布的数据包监测间隔测量,优化通道容量和抗检测性之间的关系,调整接收方测量时间间隔与发送方发送的时间间隔,使其达到一致。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能有效避免网络波动的影响,通过调整监测间隔时间步长,使得数据包传输误码率降低为0,规避了网络波动影响,提高了C/S隐通道网络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108.
现存的汉赋作品以建筑为描写对象的多达 2 0余篇 ,笔及汉代建筑类型十分广泛 ,且完整地再现了汉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汉代辉煌的建筑文化 ,为汉赋的创作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09.
陈嘉  刘利国 《教师博览》2005,(11):54-54
对于人类100米跑的问题.英国牛津大学体育生理学家爱德华的解释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如今男子100米跑绝对不可能创造6秒的成绩.更不用说5秒或4秒了。但是,100年后,1000年后,甚至10000年后行不行呢?这样一直问下去.说“有极限”恐怕就得慎重考虑了。谁能断言一个纪录在1万年后还不可能被打破呢?  相似文献   
110.
大凡读过刘开《问说》的人,都会觉得它酷似韩愈的《师说》。但《问说》在论证方面还是有它的个性特征的。“全方位、多角度”,地论证中心论点,就是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