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倦怠水平总体上不高,约20%的学生处于中高度倦怠状态,其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倦怠表现最为突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倦怠程度呈现以下特点:男生高于女生;二年级学生高于一年级学生;成绩差生高于成绩好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通过对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成因进行分析得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2.
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包括社区教育行政体制和社区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广东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同时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了推动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广东社区教育需要继续改革和完善原有管理体制:建立能够统筹广东全省社区教育的管理机构,在各级政府组织中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并制定社区教育管理条例;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区教育委员会;改革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街道社区学习中心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其自我管理功能;运用经济杠杆,以多元方式来实现政府对社区教育的介入。  相似文献   
43.
南宋后期,王应麟、王应凤兄弟俱中词科而被传为佳话.而由于各种文献中对于王应凤生年的记载不无含糊和矛盾之处,因此关于二人是否孪生之事历来存有争议.本文据相关文献对王氏兄弟孪生事迹加以考辨,并进而探究诸书关于此事语焉不详的原因.  相似文献   
44.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并没有为大部分中国学生所接受。他们认为是老师、家长、学校甚至是社会在逼迫他们学习英语,因而对英语产生了排斥心理。老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应把教学不仅仅看作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更是让学生沐浴爱的过程。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英语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5.
厦门大学创新仪器设备管理思路和手段,以构建管理体系的方式,将学科平台上的部分大型仪器设备组织起来,按照国际标准的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进行管理和运行,提升了仪器设备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通过参加实验室资质认定,不仅提升了仪器设备共享水平,也使仪器设备服务于教学、科研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6.
本文对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对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进行了比较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7.
促进贵重仪器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如何促进贵重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益一直是高校管理者和高校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校贵重仪器设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实验室建设与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我们的一些看法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8.
高校新校区建设物质文化层面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质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高校新校区建设在物质文化层面应注重几个方面:总体规划要实现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建筑风格要彰显个性特色,提升文化品位;景观设计要蕴涵审美张力,倾注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9.
本文把左拉放在法国及巴黎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探讨左拉与巴黎的关系,他在巴黎的处境和体验,他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方式与他的文学观及表现手法的关系。分析了左拉对现代化的态度和理想,左拉作为文人和作为真理的捍卫者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0.
悼亡诗由潘岳开始,到唐代蔚为大观.一直以来,探求悼亡诗作的人已不少,然多从个体作家作品人手,或倾向于探讨悼亡诗作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较少有人从其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研究.本文正是试图从文化精神方面人手,通过唐代悼亡诗这个窗口,探讨中华民族对待爱情、生命的情怀和对人际关系的关怀之情,并与西方略作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