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本文根据法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合法性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和学习论角度分析任务型教学的价值和功能,这些功能正好能够满足电大学生商务英语学习的需求;具体介绍了商务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设计,突出以毕业设计项目为"任务",展开任务执行流程和教学效果评价.开展任务型教学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还要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3.
盖梯尔问题是针对传统知识定义JTB的。对于盖梯尔问题的解决,主要有两条进路,即修改JTB的辩护条件和修改JTB的真实条件。前者包括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它们均陷入困境。后者主要是语境主义,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文章看重介绍和评析前者,揭示其不成功的症结所在,从反面预示语境主义是一条可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4.
校长是学校的精神领袖,校长在实际工作中,借助人格魅力,将职权的行使与品德、学识、能力、气质等自身素养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信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有着超越权力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对校长自身形象的塑造和治理学校有着拳足轻重的影响。首先,它是基础和根本,对领导权威起着培根固本的保障作用。其次,  相似文献   
75.
斯特劳森与罗素的指称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特劳森把语境因素和说话者意图引入对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分析中,从语用学的层面分析语言,提出语言表达武和语言表达式的使用的区别;针对罗素的指称理论,斯特劳森进一步区别了意义和指称、预设与断定以及语词的作用,对语言哲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对比分析罗素理论和斯特劳森理论可见,二者并非互斥而是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76.
教练员是教育者、组织者、运动竞赛的指挥者。教练员的任务是:通过训练、比赛和日常管理,以共产主义世界观武装运动员的思想;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指导训练和比赛。本文仅就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确立远大目标,富有献身精神古今中外,一切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目标。教练员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要为国家输送或者直接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高度运动技术水平,能为国家争光的运动员;使自己成为一名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优秀教练员。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勇于献身、不断探索、为事业作出巨大牺牲才能达到。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处理家  相似文献   
77.
试论社会信息环境下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平 《图书馆论坛》2003,23(3):57-58,50
着眼社会信息环境,论述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科学态度、主要目的以及与图书馆服务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是通过活动表现的 ;教学中师生二主体作用的发挥 ,是通过活动展现的 ;英语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是通过活动实现的。因此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 ,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活动的任务是使听说读写具体化。活动不是单纯的“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 ;更不仅仅是活跃课堂的调味品。听说是口语 ,读写是书面语 ,他们即互有联系 ,却又截然不同。例如 ,听可以帮助说 ,但听不等于说 ;读可以带动写 ,但在实际的交际中 ,读与写的差距又甚大。这四项能力既有联系又互相作用 ,但都是独立的能力 ,…  相似文献   
79.
陈慕泽教授在《全称概括规则和受限制的演绎定理》一文中指出,国内一些有代表性的数理逻辑教材(如王宪钧的《数理逻辑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以下简称《引论》)关于推理规则的表述存在一个问题:推理规则(变形规则)作为逻辑系统的出发点之一,其表述带有符号“ ”,而后来在关于“有前提推演”和“演绎定理”的表述中,推理规则又没有了“ ”。这里存在不一致性或不协调性。相比之下,国外的同类教材或著作在表述推理规则时大都不加“_”,如希尔伯特和阿克曼合著的《数理逻辑基础》。“”加在一个公式  相似文献   
80.
抽签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当人们遇到诸如“十个同学 ,一张电影票 ,给谁 ?”这一类问题时 ,往往就用抽签的方法去解决 ,所以有理由相信几乎每一个中学生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过抽签的经历 ,因而可以说抽签是学生熟悉的事物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数学》第二册 (下 )在排列、组合和概率一章中编入了阅读材料“抽签有先后 ,对各人公平吗 ?”将抽签写进了中学教材 .按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 ,要从学生熟悉的东西出发 ,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应该说将抽签问题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写进中学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