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话是教学的重要标识,语文教学对话有两大鲜明特点. 首先,"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雅斯贝尔斯语).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对话者在人格、权利和自主性方面是平等的,每个对话者都是对话的主体,都是对话过程的主宰和主动建构者.对话是民主,是宽容,是自由,是欣赏,是期待,是关怀,无绝对真理,也无至上权威.下面案例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论诗歌意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其意象理论也成熟得很早。我今天选择这样一个论题,确实是在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然而,目前对意象的理论认识还有不尽完善之处,甚至有悖离的地方。“五四”以后的三十年代是学术史上最繁忙的一个时期,对意象理论的挖掘也很热闹,有名家梅光迪、梁实秋、艾青、朱光潜等。其中,朱光潜的《诗歌的境界——情趣与意象》最有概括性。他指出:意象是一个外来语,是“image”的译名。意象只是一个客观的物象,不包含主体情感的经验。当时,理论界默认了。然而,朱先生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他的声名和威望却就这样成了一种负重,一种罪过。他直接影响到80年代一个编写《诗歌辞典》的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是一种“人本位”的主体教育。语文素质教育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思维训练为重点,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其课堂策略一要注意目标整合,充分体现目标系统的动态生成关系;二要紧紧围绕“主体性”问题,从教学关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宏观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