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9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在消费主义和大众传媒的推动下旅行文学及其论述在台湾颇为兴盛。当代旅行文学写作主体以女性居多,台湾的女性旅行文学论述跳脱思维限制,不再局限于性别的、私人的范畴,而是把触角伸到公共领域和认同脉络之中。  相似文献   
22.
文章探讨了大学生经济自立和创业倾向两者间的关系。研究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512名厦门大学学生作为被试。结果显示:动机、情感倾向、意志行动与创业倾向各维度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理财能力与创业准备、创业意愿、创业的外界支持存在显著性正相关;意志行动对创业意愿和创业准备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动机对创业价值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感倾向对创业的外界支持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3.
高校图书馆是各种先进思想的集散地,是高校德育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光荣使命,在大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作用不容忽视,优势十分明显。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功能和优势,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强化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方法、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官员素质等措施,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24.
陈美霞 《教师》2015,(4):9-10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日益成为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新问题。越来越多的社会现象表明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刻不容缓。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视此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英语老师的我们平常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种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而忽视品德渗透的语言教学是残缺的。笔者认为应该将德育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使英语教学更完善、更全面,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受到德育熏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5.
关于工科院校学生物理学习动机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物理对工科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和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许多工科学生缺乏学习物理的动机 ,从而导致物理成绩的普遍下降。因此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当前工科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入手 ,结合心理学理论知识 ,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动机的方法 ,这些方法对于物理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诗人冯至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十四行诗被人称为“哲理诗”。诗人善于从日常生活与大自然中提炼、挖掘出内在的哲理;特别注重从宇宙整体与个体的关系这一层面来思考,形成普遍、超越的人类经验和形而上的生命体验,并上升到生命哲学的层次;同时,冯诗的哲理性不仅受到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更具有深厚的东方哲学的底蕴。  相似文献   
27.
28.
29.
陈美霞 《复印》1995,(1):15-21,28
本文用化学法和仪器分析法剖析出4010EU激光鼓的感光层具有三层结构,即载流子传输层(CTL)、载流子发生层(CGL)和予涂层(UCL)。分离、提纯和鉴定出各层组分的定性组成,并进一步测算出各层膜厚。  相似文献   
30.
家校共育作为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桥梁,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家校共育过程中存在的家校协同意识不强、家校共育课程缺乏且形式单一、家校共育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广州执信教育集团积极探索并形成了“1+1+n”家校共育生态体系,主要实践路径包括以五育并举为目标指引,以亲子沟通等六个主题为课程框架,以多元实践活动为落地平台。家校共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优化切实可行的落地路径,进一步深化家校共育意识、丰富家校共育课程、探索对于家校共育的科学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