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2270篇
科学研究   30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07篇
综合类   121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28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5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作者给出了朱世杰公式的证明及其推广,并通过例子说明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82.
呼唤学校的“诚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西平同志是我们大家,特别是北京的教育工作者熟悉而且非常敬重的教育专家。他深入实际,善于思考,对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因此,本刊从2003年第1期开始,推出陶西平同志专栏———《教育漫笔》,约请作者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深层思考。相信读者定会从中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苏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两个班级学生(A和B班),A为对照组,B为观察组,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传统教学以及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教学并评估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中同意新教学模式可提高学习热情、提升实践水平、拉近师生关系、强化知识点记忆以及树立团队合作意识的人员数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在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在耳鼻咽喉教学中的应用存在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84.
85.
我国高校联合办学的现状,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联合办学作为办学体制的重大改革之一,已成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和投资效益的一种重要途径,不少经验需要总结并升华为理论,有些问题需作进一步的探讨。关于联合办学,至今尚缺少完整而确切的或带有权威性的定义。我们认为,广义地说,凡是高校借助社会有关力量,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目标,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而采取的特别是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措施,并且培养的人才达到各层次学生的相应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6.
我是一个中学生,对学习历史有一些粗浅的体会,现谈出来供大家参考。初中学历史时,不明确目的,把学习历史看成“额外负担”,加之老师“注入式”教学方法,只是“考前背书本,考后忘书本”,几乎未学到什么。升入高中以来,由于逐步明确“为革命而学”,再加上老师贯彻少而精原则和采用启发式教学办法,使我感觉学习历史以后,对认清革命形势,坚定革命信心有极大的帮助。学习了《中国现代史》后,对毛主席关于人民  相似文献   
87.
“消化”一节在初中、高中生物教材中都曾作过不同层次的阐述,但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对此节仍存在许多模糊认识。经过进一步实践,我认识到要使学生学好该节内容,必须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8.
89.
90.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要义是关注个体交往互动的"情境"创设、身份认同的"情感"能量激发以及群体团结的文化"符号"塑造。从这3个核心要义审视当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状况可以发现,大学生在交往情境中的关注焦点不同步,集体情感能量积聚不充分,文化符号生成不聚焦。对此,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要更多地关注在微观情境中,通过互动仪式激发学生的集体情感能量,塑造彰显学生身份认同的文化符号,强化归属感和责任感,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宿舍园区的幸福文化建设就是有力探索。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创设全方位的育人情境;以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为导向,凝聚集体团结的情感能量;以文化建设长效性为目标,塑造更具教育意义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