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来源:经济观察网五四运动中,胡适、闻一多都是身在其中的人物,在是否坚持"五四精神"、是否坚持新文化运动一些基本理念上曾与国民党严重冲突。在这种观念冲突中,国民党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胡、闻二人的观点及最  相似文献   
62.
人类可以说与各种疫病相伴而生。从先民的烧香拜神、祈康祛病到科学日益昌明、医学不断进步的今天,人类为了战胜疫病的不懈努力片刻未停。在与疫病激烈而持久的争战中,人类取得了一场场胜利,但同时,疫病也影响、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历史上,疫病对战争结局、甚至王朝更  相似文献   
63.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影像渐成“新闻”的重要方面,新闻摄影以形象、生动的画面,使“新闻”更具可读性、可信性。今天的新闻便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摄影与文字一样,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然而,生活的经历告诉人们,“新闻摄影”并不可靠,在某个时候,甚至普遍“造假”。  相似文献   
64.
《寡头》 戴维·冯乃祥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正如《寡头》一书所自称的,这本书描述和分析的是“一场跨世纪的权力、财富与民主的较量”,因此翻来格外有趣。由于俄国/前苏联道路对人类、尤其是对现代中国命运的巨大影响,这部记录和透视俄罗斯社会惊人变革的  相似文献   
65.
雷颐 《东方文化》2001,(5):67-74
在伟大的“艺复兴”时期,产生了许许多多化、思想的巨人,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巨人如群星璀璨,永耀人间。其中不少人不仅仅是在某一方面,而是在艺术、哲学、学、科学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因此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66.
费慰梅(WilmaFairbank)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通"费正清(JohnFairbank)的夫人,对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相当了解,听说建筑师陈占祥在国际上颇有名气时却不禁纳闷,此君何许人也,怎么自己从未闻其大名。当有人以陈的英文名字"CharlieCheng"相告,她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呀!在国外名气不小的陈占祥在国内名气确实不大。他是主张保护老北京城的"梁陈方案"的两位规划者之一,但"陈"的名气远不如"梁",几被遗忘。而  相似文献   
67.
教育与社会     
中国教育问题多多,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更加严重,以至“群情激愤”。细读这些满含激愤的口诛笔伐,却令人感到多数文章激愤有余,冷静、理性的分析则相对不足。对“应试”激烈抨击、发出种种变革的呼吁无疑是应该的,但从教育改革的平稳深入的角度来说,仅此则远远不够,只有冷静分析才能真正“对症下药”,而“乱开方”的危害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68.
医生天天医人,从医数十年的老大夫,自然“阅人无数”。能独立行医且为公认的杏林高手,则更是人情练达。陈存仁是当年沪上名医,自然与各方人士结交甚广。他的“阅世品人”,则如良医闻诊,细致人微,冷静客观,却又包含温润。在他的笔下,各色人等都异常“鲜活”,提供了这些人物少为人知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69.
有人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有人说“新闻是历史的底稿”。总之,新闻“存”久了,就成为历史。然而,有一种“新闻”却非常特别,不是为了公开报道公众传播,只是为极少数人“通消息”。在中国特色语境中,这种“新闻”叫“内参”。重要的是,“内参”受到的限制不能说没有,但比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却要少得多。所以,当经过几十年“冷藏”后,这种具有特殊价值的新闻开始“解冻”,便是格外珍贵的昨天的“历史”。  相似文献   
70.
奏折是高级官员给朝廷的“工作报告”、请示和建议,稍稍重要之事.臣属都要向朝廷“汇报请示”。然而.皇帝每日要批阅大量奏折,所以奏折不能太长.或者说要尽可能短.但所奏之事又多数都是国家、地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大事,其中不少又与上折者个人利益甚至身家性命息息相关.如何以最少的文字陈明原委、说透道理,委实不易。可以说.奏折中的每一个字都十分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