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9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被关的滋味     
今天阿姨有事要出门,留下好好姐姐在家,我便奉命前去陪她。阿姨临走前叮嘱我和姐姐给小狗凯蒂洗个澡。这个任务我们非常乐意接受。阿姨一走,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把凯蒂引到了阳台上。我们给大脸盆倒满水,把不停挣扎的凯蒂按进水里,揉、冲,再揉、再冲,直到它身上没有泡沫为止。  相似文献   
42.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不仅只限用于信息传播的人际交流作用,还涉及人际生活各方面。英语在医学中的运用并不是一门创造学科,而是在科技中的运用。医学英语是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医学英语的词汇特点、句法特征与普通英语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只有全面了解医学英语的文体特征,才能找寻医学英语翻译的一般性原则,从而掌握医学英语翻译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43.
涂鸦解密     
子衿解密:阿伟画了一头猪代表自己,这并不意味着阿伟是个懒惰的人。对于不喜欢的事,他会表现出很懒的样子,让人看了干着急,可别人再怎么急,他自己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一点都不急;可对于自己着迷的事,阿伟则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废寝忘食地做都可以。阿伟是个很自我的人。但要知道,“自我”是把双刃剑,一面可以让自己尽情发挥自己内在的东西,让自己得到释放和宣泄,但另一方面,却会给别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建议阿伟的“自我”尽量建立在不给他人添烦恼和带来不快的前提下。还有一种可能,阿伟是不是个外形比较偏胖的男生呢? 如果是的话,用可爱的猪猪代表自己,可见阿伟够幽默, 有点自嘲的精神。他显然生性豁达、受人欢迎,但同时也大大咧咧,做事粗心。  相似文献   
44.
母子情深     
子衿:   看到妈妈给你写的这封信,我想你会又高兴又惊奇,你可能在想:妈妈要跟我说什么呢?……  相似文献   
45.
[缘起]:   今天中午,妈妈一下班回家,就把手背在后面,神秘地对我说:"瞧我买了什么回来?"我伸长脖子一看:嘿,不是肯德基,不是芭比娃娃,不是公主裙,是一口新铁锅呀!真扫兴!瞧妈妈那得意洋洋的样子,我真是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46.
青子 《大学时代》2006,(8):56-56
姐姐是初中毕业生,我是在读大学生,农村中有太多类似的家庭,父母无力供养如古代沉重赋税般的学费,孩子只能辍学,老大当然就首当其冲了。姐姐上了一年医校,然后跟随妈妈去了广东,人家都说那是个花花绿绿、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世界;人家都说那是个“娱乐场”,让人流连忘返;人家还说去那打工的女孩,过年在家呆不住……众说纷纭,姐姐带着一脸稚气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在“隆隆”声中开始了另一种新生活。那时,她才15岁。不久,姐姐打电话给我。她没有描述城市的喧嚣,没有讲述城市的繁荣,只给了我一句话:“兰,好好读书!”那时我11岁,我不明白那句话…  相似文献   
47.
广播电视大学开办开放教育以来,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使得英语教学碰到诸多困难。电大教师要充分把握成人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英语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8.
两个人的世界可以相依相偎,三个人的天空同样可以心心相印。开学第一天可不能迟到,我一边嘀咕一边加快速度。一个假期没见到王小婵了,这家伙把我丢在一边,跟她老爸去秦皇岛玩了。  相似文献   
49.
回音壁     
◎蛮蛮:(贴吧读者)昨天去书报亭拿了订的《高中生适读》和《金牌读写》第7&8期合刊。先说句题外话,封面我挺喜欢,然后就是一下午加一个晚自习的感叹唏嘘……两本杂志各有特色,都很棒!别问我印象最深的是哪个,蛮蛮的记性都拿去喂熊了。不过我真的觉得大家都好厉害……我想说啊,孙畅你的那个故事我看了好半  相似文献   
50.
回音壁     
子衿 《新作文》2013,(5):62
◎洛雨晴缘:(贴吧网友)《高中生适读》里虽然没有我的文章,但是我从中看到了那种很久没有看到的很有感觉的文章。王泽林的《我们的故事》让我记忆深刻。或许是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吧,虽然他对何家鑫的描写并没有那么出色。我曾单独问过他现在那个人的状况,但很显然那已经是很久远的故事了。他的文字可以带动我的思绪,这篇是许久未见的好文章。期待他能带给我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