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一次哭个够     
哭不用教 ,不用学 ,谁都会。而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却不是那么简单。在我们班就有两种 :Boys的代表———“樱木花道” :哼 !你们这些女生 ,总爱哭哭啼啼的。我看哭 ,是你们女生的专利。哭 ,只是用来对于你们这些娇滴滴、经不起考验的女生而存在的。我们可不像你们那样 ,遇到一点小事就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就是这个道理。Grils的代表———“樱木雪子” :什么 ?娇滴滴、经不起考验 ?我看你们不知有多羡慕呢 !想哭都不能哭 ,不是说“男儿流血不流泪”吗 ?男孩一旦哭了 ,就会成为别人的笑柄。我们哭 ,正所谓是“女子无能便是娇”。…  相似文献   
22.
三个老人     
一个主妇看到三位白胡子老人坐在她家门前.好心的主妇说:"你们是不是饿了?请进来吃点东西吧."老人们问道:"男主人在家吗?"主妇答道:"他不在."老人们回答:"那么,我们不能进去."  相似文献   
23.
在秦汉政治文化整合过程中,法家思想大都得以落实。然而,在此过程中,法家思想发生了变异,集中体现在法家真精神的遗失。法家法的精义、变革现实的精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贵公抑私精神及法、术、势结合的理论体系等发生了变异,这些变异使得法家后来成为封建专制政治的帮凶。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需要剥离和清除这些消极的东西,以为我们的社会确定一个良好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4.
教材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教材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等学校的教材既是学校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学校科学研究的成果;它既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基本条件,也是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面...  相似文献   
25.
Linguistic knowledge of register and genre have been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he key point is how genre-based conceptions of language can be applied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make teachers develop a consciousness of genre and register, which enables them to identify and focus on whatever aspect of language in use the learner needs most help with.  相似文献   
26.
27.
《易传》圣人观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圣人与三才的关系,圣人四道与三至的关系,德与业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易传》圣人观进行梳理,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揭示出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生命的重要机制——圣人作为中国文明的象征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8.
传统上认为邓析是名家,近代以来多认为他是法家。本文认为邓析是春秋时代一个法学家、法律逻辑学家、律师,对后来的名家、法家都有影响,也可以说是名家、法家的共同始祖。  相似文献   
29.
祸与福     
在很多年以前的苏格兰,克拉克家有一个梦想.克拉克和妻子拼命工作并节省开支,他们安排了一个计划--带着九个孩子去美国旅游.没过几年,他们终于积攒下足够的钱,并拿到了护照,还为全家买好了去美国的游轮船票.  相似文献   
30.
儒家仁爱思想可分成仁爱之心、自爱、爱亲人、泛爱众、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五个层次,以爱有差等原则由内向外、由近及远层层扩展。仁爱是一种人道思想,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比较儒家仁爱与道家的慈爱、墨家的兼爱、佛教的慈悲、基督教的博爱、伊斯兰教的行善惩恶,可以看出世界不同文化都强调“爱”,但对“爱”却有不同的阐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儒家仁爱思想可以成为普世价值观,在当今世界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独特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