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63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马箫 《华章》2013,(24)
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企业是大多高职学生就业的归宿,而企业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评判和要求,对于学生管理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参照指标。企业对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育必须适应企业,适应市场,适应社会。高校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适应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软实力,对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2.
箫枫 《今日中学生》2005,(17):10-14
一封特殊的来信躺在记者手里,信是一个男孩写来的,他说自己曾经在高墙里度过了一年。信里还有一张照片,一个留平头的男孩站在一棵白杨树下,脸上挂着与年龄不合时宜的沧桑。他微笑着,那微笑让人心里一动,忽然就想起了十几年前那部影响非凡的电影《少年犯》。因为年少无知,一时的失足,那些花儿一样的青春年华,却必须在高墙铁窗里度过。  相似文献   
133.
前言近来,有不少人在报上指责语文知识是导致现今中学生对华文科失去兴趣的主因,有人在反对废除文言文的同时,竟然建议应该废除语文知识!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发表此等“伟论”的人当中不乏为人师表者。我曾经是一个在中学综合课程下受教育的学生。在改制国民型中学修读了5年的华文,我觉得语文知识确实给我在应用语言时提供  相似文献   
134.
我认为,这“第二”的结果有什么不能接受?应告诉大家:不接受也得接受。过去班级在各项活动中多次得第一,只能说明昔日的辉煌,并不说明现在和将来,阿 Q不也说过“我们先前阔多了”之类的话么?心里之所以早把“第一”留给自己班,是因为“一切都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在作祟,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广播操比赛得了第二名就“炸”了起来,是因为期望值过高而导致心理严重失衡。   赛前准备得格外卖劲,精神固然可佳,但要有冷静的头脑和实事求是的心理准备。你卖劲人家就不卖劲?你想当第一人家就不想?鲁迅先生在《最先与最后》…  相似文献   
135.
“吗……咪……呣……”一清早,爸爸又在练声了。我和妈妈同时从睡梦中醒来。我皱着眉头大喊一声:“别吵了!”爸爸笑眯眯地说,“把你们吵醒了,真对不起,不过要赈灾义演了,爸爸必须抓紧时间练才行。”爸爸是歌舞团的歌唱演员,唱美声的。平时  相似文献   
136.
他一直到去世时都头脑清醒,关心时事,但话题从不涉及国内政治北京市西皇城根经委9号院,葡萄架依然繁茂,却再等不来热爱它的主人。8月20日12时50分,前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7岁。一位在华国锋身边工作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位老人今年住了3次院,  相似文献   
137.
宁陕的免费教育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建立在财政能够负担的前提下“步步为营”  相似文献   
138.
139.
获奖理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十年前,在农村小额信贷实验的基础上,茅于轼、汤敏等社会有识之士创办了北京富平学校。一群不甘心停留在书斋里的学者,试图用行动促进中国贫困人口的福利改善与平等发展机会。在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寻求解决农村贫困的新路,这需要智慧,更需要远见。贫困地区准备进城的农民,可以得到富平学校提供的培训和就业机会,项目的实施者富平学校校长沈东曙先生相信能够以一种民间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0.
你经历过这么多人,聚聚散散,分分合合。以后还会有的。但是你要记住.最后留下的,永远都是我。——七董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