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由信号系统随机噪声自相关特性引出M序列的定义,并利用M序列自相关性证明当x是n阶本原M序列且n 1为合数时,|CM(n 1)|≤4。  相似文献   
2.
马黎 《传媒》2023,(22):12-13
<正>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文艺形式,中国动画近年来深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扣时代主题,在继承中发展,推出了不少精品佳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持续提升,呈现出鲜明的艺术原创力和强劲的产业发展力,其中的经验启示值得我们梳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赓续中国精神动画作品通过艺术化的审美创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地体现在作品中,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抗战三部曲《地道战》《鸡毛信》《五子炮》,  相似文献   
3.
马黎 《考试》2005,(11)
初中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次重要考试,对于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有极强的导向作用。2005年南京市中考英语试题能够比较全面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英语方面达到《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水平的程度,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在重视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的前提下,突出考查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  相似文献   
4.
5.
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使高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目前高中教学已经不再划分文理科,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特长相对自由地来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这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可喜的转变。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每一名同学选择的都是自己相对擅长的学科,学生之间竞争也将会变得越来越激烈。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高中化学目前的教学状况,并针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以此来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化学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标对初中毕业生应达到的读的技能做了明确的要求: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异面直线的有关知识,除去课本上谈到的外,还有以下性质: 1.经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另一条直线平行。 证明: (1)作法:过b上一点A和a作平面α,在α内过A作c∥a,过c和b两条相交直线作平面β即为所求。  相似文献   
8.
完形填空题是通过让学生填补所缺信息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的题型。这类题型是在一篇文章中抽去若干个词或短语,并给出四个选项,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多年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一直非常重视学生作文,并且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指导。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学生作文的水平并没有提高,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在不断的反省与探究中,我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写作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体验生活,躬身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注重引导,激发写作激情马克思辩证主义哲学观认为:内因决定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激发起作文兴趣,提升学生作文的意识,必须从学生思想上提高,巩固内因。怎样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感觉到广大语文教师存在重"写"轻"评"的现象。即学生多写,教师多改。这样学生成了写作的机器,教师也要背负上沉重的批改重担。久而久之,学生厌写,教师厌改。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学生写的作文也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毫无创新。《语文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新课标规定初中学生应该"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